外国人谈中国街舞文化
有位舞者跳中国街舞有4年多,他跟我们介绍说:他走过大大小小的不少城市,见过形形色色的不少舞者,并不能说自己是个多么资深的舞者,但对中国的街舞文化还是有一些自己的了解。我于2010年9月来到德国留学,因为比较喜欢街舞,所以无论走到哪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个跳舞的地方。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对德国的街舞文化多多少少有一些浅显的认知。德国作为欧洲经济体的领头羊,街头文化在整个欧洲同样具有代表性。本文将以 “舞龄”、“商业化”来对欧洲和中国街舞文化进行对比。 舞龄 这是中欧街舞文化中差异最大的一点,在中国的孩子们早出晚归,背着沉重的小书包,戴着厚实的小眼镜,每天颠簸于学校补习班之间,手写1234,口念abcd之时。德国的孩子很小就被父母送去街舞、芭蕾、摇滚等等的课外学校,孩子们开心,家长也放心。所以来到欧洲,你会发现会跳街舞的小孩子太多太多,而且很多十来岁的小孩子都是高手。可见一斑,德国舞者舞龄要远远大于中国的舞者。 以我为例,我今年芳龄23,舞龄4年有余。在中国的街舞圈子里算是不大不小的“大龄青年”。而我到德国之初,自认知的第一个舞者起,但凡有些许资历的,舞龄都要比我大出很多。很多25岁的舞者,已有11年舞龄。所以我来到这里只能算是个初入江湖的小喽罗。 不仅如此,在中国,街舞始终被限定为年轻人的专利,而中老年人只属于麻将、太极和遛弯等。但在德国,40岁以上的舞者比比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并不单单把街舞当成是一种娱乐,更多已经是生命的一部分。 商业化 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Hiphop文化以及Funk文化席卷整个欧美之时。街舞的商机已被很多人牢牢抓在手中。德国是老牌重工业国家,当街头文化从美国传向欧洲之时,最先登录的就是德国。所以德国的街舞商业化应该仅次于美国。 当我来到德国之初,就发现大大小小的舞蹈学校、工作室遍布城市的大小街道。种类同样是非常齐全,Jazz、芭蕾、街舞等等应有尽有。这点和中国很像,尽管中国的街头文化刚刚起步不久,但是每一个城市,无论大小都会有许多街舞工作室。在国内很多以街舞授课、演出、编排为盈利目的商业机构成为Dance Studio。在欧洲,多称之为Work Shop。 欧洲的工作室更为开放自由,平时可以旁听,喜欢就交钱上课,不喜欢可以从新选择别的舞种别的老师。而对于授课的艺人来讲,也是有很大的灵活性。经常会有新的艺人来授课,而过段时间或许他就去了另外的工作室。又会有新的艺人来填补空位。正是这样的开放程度,所以欧洲的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街舞文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交流。新的风格、新的思想就是这样孕育而出。
信息来源:http://www.popricedance.com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
尚未认证,请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