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良资产证券化即将再度启动
央行表示,重启不良,与银行不良贷款攀升关系不大。
在银行不良贷款不断攀升的当下,备受关注的不良自2008年以来再度启动在即。
4月1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中国银行(601988) 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发布《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内容涵盖发行环节信息披露、存续期定期信息披露、重大事件信息披露以及评价与反馈机制等诸多内容。
信披指引的发布,旨在规范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行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信贷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上述信披指引曾在3月24日公开征求意见。
所谓不良贷款,就是银行把不良资产打包,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现金。通过不良贷款,银行可以腾挪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更多业务。
中国的信贷试点始于2005年。当时,国开行和建行分别进行了信贷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其中,建设银行(601939) 在2008年发行的规模为27.65亿元的“建元 2008-1”,是国内首单也是惟一一单由银行发起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一度被叫停,随后在2012年再度启动相关试点。
不过,再度重启后,各家银行进行证券化的资产包中,装着个人汽车抵押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并未包括不良资产。而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各方对重启不良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67%,自2013年二季度以来已是连续第10个季度上升。
去年下半年,工、农、中、建、交和招行等六家银行获准成为首批可以开展不良试点的银行,不过初期试点的额度并不大。
不过,在央行看来,重启不良,与银行不良贷款攀升关系并不大。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央行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不良贷款的正常化是整个信贷资产正常化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是丰富了的基础资产内容。
“不管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多或少,是升还是降,和我们做这件事没有太多关系。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一方面要培育中国的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的市场。第二,发展拓宽信贷的市场,就是要培育和发展这两个市场。”潘功胜说。
而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同一场合则强调:“(不良)整个过程中,管理还是要规范,风险要分析好,风险还要自担。”
尽管对银行来说,不良时隔8年再度启动是好事,但分析师们认为,实际效果仍需耐心等待。
“不良对银行的贡献主要在资产负债端,对利润端贡献非常小。而且只有不良规模达到一定幅度后,对资产端的改善才能够显现出来。”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杨荣认为。
http://www.yjcf360.com/guoneinews/15017838.htm
002669:http://www.yjcf360.com/gegu/002669/
002094:http://www.yjcf360.com/gegu/002094/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