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德尔福:电镀设备厂该何去何从?
深圳德尔福:电镀设备厂该何去何从?
三角镇!这里曾是国内最大电镀产业园区,也曾创出全国闻名的高污染废水处理模式。诡异的是,这里专门处理电镀污水的知名企业,2010年在广东省重点污染源信用评级中却吃了“黄牌”警示,次年更遭到“红牌”严管……
从一条环境优美的村庄,变成一个人人自危的癌症高发区,仅用了一个婴儿成长为少年的时间:15年。
这里曾经拥有国内最大的电镀产业园区,也曾经自创出闻名全国的高污染废水处理模式,然而产业辉煌的背后,却是村民们欲哭无泪的伤心史。
碧水花香的美好,早已尘封为遥远的回忆。迫不及待的逃离,眼下成为越来越多村民最无奈的选择。
虽然无法将高平村癌症高发的诱因全部归结于环绕在周边的电镀厂,但这里环境污染之重却是不争的事实。
逃离成为村民们当前最现实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很少人会体验到肝钝痛时生不如死的感觉,61岁的根叔正面临这种煎熬,起初以为只是风湿引发背痛,今年3月,根叔去了趟医院,一经检查才发现自己已是肝癌晚期。3个多月后,他很难再起床,痛得实在受不了时,一天要打两支止痛针。
“我全身没力,吃什么都没有胃口,生不如死。”根叔无力地躺在床上,瘦得皮包骨头,脸颊深陷,说话艰难。
遭受癌症煎熬的,在三角镇高平村,远不止他一人。在根叔之前,已有多名癌症患者先他而去。且不仅仅是肝癌,食道癌、肺癌、胃癌……癌症就像一道挥之不去的魔咒,笼罩着这个小村庄,令人窒息。
虽然无法准确统计出近年来有多少村民患上癌症,但在记者走访的30名村民中,有九成给出了不低于30名的数据。
虽然也无法将这里癌症高发的诱因,全部归结于环绕在周边的电镀厂,但这里的环境污染之重,却是不争的事实:
延绵几千米长的河涌,水面绝大部分近乎墨绿色,部分水面甚至完全是黑色。烈日照射下,河涌散发出刺鼻的味道,极其难闻。分散在河涌两旁居住的村民们,痛苦地将河涌水当硫酸一样防范,碰都不敢碰;
一些不知源头在何处的排水管,直接连接到河涌中。从排水口涌动出的污水,将周边六七平方米的水面染出五颜六色;
在夜晚甚至凌晨,这里的气味更是呛鼻。一遇到刮风天气,居住在河涌下游的村民们就算把窗关上,也躲避不了难闻的味道。许多村民只能拿风扇拼命对着窗口吹……
“不搬不行啊,住在这里迟早得癌症。”46岁的村民祥嫂望着墨绿的河涌拼命摇头。她的话语虽然质朴,却道出了村民们普遍的心声。
逃离,成为了村民们当前最现实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从清澈见底到乌黑发臭
这里也曾拥有蓝天、白云和碧水,但对财富的渴望冲昏了许多人的头脑,小电镀厂“偷鸡摸狗”的排污勾当让河涌变得又脏又臭。
将时间的年轮倒回到15年前。
这里也曾拥有美丽干净的回忆。数千名村民沿着河涌两旁聚居,当时还清澈见底的河水,被许多村民直接舀来煮饭或者洗澡。没有轰隆的机器声,没有林立的大企业,更没有刺鼻的恶臭味,这里只有蓝天、白云和碧水。
不过在安享宁静的当时,对财富的渴望时不时在村民的内心深处涌动。周边诸多村庄通过大规模引入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更令这里的村民眼红。
1998年,地理位置优越的高平工业区终于在村民们的期盼中成立,内设多个园区,电镀工业园是其中之一。当年最高峰时这里的电镀企业数量超过30家,规模堪称国内最大。
而考虑到电镀行业高污染的特性,建园之初,相关部门专门规划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对电镀废水进行集中处理。2007年度,该镇自创的电镀废水集中处理技术与管理模式,还获得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后,三角镇的污水处理模式,一直被媒体誉为高污染废水处理典范。
数十家工厂的进驻带来近6万名外来工,也带给了高平村村民们额外收入。出租屋生意开始红火,各种就业机会也大幅增加。然而村民们不曾想到的是,这种变化,会给日后的生活带来无法言喻的痛苦。
祥嫂告诉记者,他们根本没想到电镀厂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污染。虽然有政府部门的强制规范,但许多小电镀厂依旧做起了“偷鸡摸狗”的排污勾当。短短几年时间,整条河涌便变得又脏又臭。
之后,伴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这里的刺鼻气味与日俱增。“为了应付政府部门的抽查,许多企业选择在晚上和凌晨排放废气。我们虽然反映了很多次,但始终没有明显成效。”祥嫂叹气道。
而困扰他们许久的污染,最终在积累几年后,演变成癌症高发潮。
“收入多了,却丢了命”
每个月多收几百元租金曾让人欣喜,而当要付出性命作为代价时,许多村民反悔了,宁愿要回原来的清贫宁静,也不要现在的担惊受怕。
工业区成立几年后,癌症悄然袭向这座村庄。
肝癌、肺癌、胃癌……根叔的妻子侯女士告诉记者,2003年之后,村民们惊恐地发现,村里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数量明显多于周边其他村落。而且癌症的种类也五花八门,他们开始害怕。
“每个月多收了几百元租金,却因此没了性命。这究竟值不值?”许多村民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