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气消弧柜
长期以来,我国3~66kV中压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此类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将升高到线电压(UL),但系统的线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中压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允许短时间带故障运行,这类电网的各类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压/电流互感器、断路器、线路等一次设备的对地绝缘水平,都应满足长期承受线电压而不损坏的要求。
传统观念认为,3~66kV电网中的内部过电压的绝对值不高,所以危及电网绝缘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不是内部过电压,而是外部过电压(即雷电过电压),因而长期以来采取的过电压保护措施仅是以防止雷电过电压对设备的侵害。主要技术措施仅限于装设各类避雷器。避雷器的放电电压为相电压的4倍左右,按躲过内部过电压设计,因而仅对保护雷电侵害有效,对于内部过电压不起明显保护作用。
然而,运行经验证明,当这类电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内部过电压,特别是电网发生单相间歇性弧光接地时产生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及特殊条件下产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已成为这类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一大威胁,其中以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最为严重。
随着我国对城市及农村电网的大规模技术改造,城市、农村的配电网必定向电缆化发展,系统对地电容电流在逐渐增大,弧光接地过电压问题也日渐严重起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不少电网采用了谐振接地方式,即在电网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当系统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时,利用消弧线圈产生的感性电流对故障点电容电流进行补偿,使流经故障点残流减小,从而达到自然熄弧。运行经验表明,虽然消弧线圈对抑制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有一定作用,但在使用中也发现消弧线圈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由于电网运行方式的多样化及弧光接地点的随机性,消弧线圈要对电容电流进行有效补偿有很大难度,且消弧线圈仅仅补偿了工频电容电流,而实际通过接地点的电流不仅有工频电容电流,而且包含大量的高频电流及阻性电流,严重时仅高频电流及阻性电流就可以维持电弧的持续燃烧。
2、当电网发生断线、非全相运行、线路电容耦合等非接地故障,使电网的不对称电压升高,可能导致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节控制器误判电网发生接地而动作,这时将会在电网中产生很高的中性点位移电压,造成系统中一相或两相电压升高很多,以致损坏电网中的其它设备。
3、消弧线圈体积大,组件多,成本高,安装所占场地较大,运行维护复杂。
4、随着电网的扩大,消弧线圈也要随之更换,不利于电网的远景规划。
目前国外对3~35kV电网采取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国内也有少数地区采取了经小电阻接地的方式,虽然抑制了弧光接地过电压,克服了消弧线圈存在的问题,但却牺牲了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人为增加短路电流使断路器动作,不论负荷性质及重要性,一律切除故障线路。而且也不能分辨出是金属性接地还是弧光接地。使并不存在弧光接地过电压危害的金属性接地故障线路也被切除,扩大了停电范围和时间。由于加大了故障电流,对于弧光接地则加剧了故障点的烧损。
使用条件:
1、环境温度:+40℃~-40℃;
2、海拔高度:海拔2000m及以下(2000m以上需特殊设计);
3、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4、周围不得有粉尘、煤气、烟气等具有性的混合物。
性能优点:
1、能将系统的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限制到较低的电压水平,保证了电网及电气设备的绝缘安全。
2、装置动作速度快,可在30ms~40ms之内动作,能快速消除间歇性弧光及稳定性弧光接地故障,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降低线路的事故跳闸率。
3、能够快速、有效地消除系统的谐振过电压,防止长时间谐振过电压对系统绝缘破坏,防止谐振过电压对电网中装设的避雷器及小感性负载的损伤。
4、装置动作后,允许200A的电容电流连续通过至少2小时以上,用户可以在完成转移负荷的倒闸操作之后再处理故障线路。
5、能够准确查找单相接地故障线路,对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对减轻运行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有重要意义。
6、由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其限制过电压的机理与电网对地电容电流的大小无关,因而其保护性能不随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大小电网均可使用,电网扩容也没有影响。
7、本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可以向计量仪表和继电保护等装置提供系统的电压信号,能够替代常规的PT柜。
8、能够测量系统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9、装置设备简单,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即适用变电站,同样适用于发电厂的高压厂用电系统;既适用于新建站,也适用于老电站的改造。
10、性价比高,相对于消弧线圈系统而言,性能价格比很高。
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1、 非线性元件组成的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 SBB
SBB是一种特殊的氧化锌过电压保护器,与一般的氧化锌避雷器(MOA)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
尚未认证,请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