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密度计(十四支组)
密度计的使用非常广泛。重于水的,用以测定各种酸、碱、盐类水溶液的密度,例如酸类的硫酸、硝酸、盐酸和某些无机酸或有机酸等。
轻于水的,用以测定甲醇、乙醇、乙醚等溶液,以及汽油、煤油、植物油、石油醚等液体之密度。
对研究室、化验室在测定液体密度时,使用二等标准密度计较为适宜。
规格:0.600-0.700 0.700-0.800 0.800-0.900 0.900-1.000 1.000-1.100 1.100-1.200 1.200-1.300 1.300-1.400 1.400-1.500 1.500-1.600 1.600-1.700 1.700-1.800 1.800-1.900 1.900-2.000
YGFM14 14支组密度计
测量范围 (0.600-2.000)g/m3 分度 0.001g/m3 全长 (310±10)mm
1 0.600-0.700 6 1.100-1.200 11 1.600-1.700
2 0.700-0.800 7 1.200-1.300 12 1.700-1.800
3 0.800-0.900 8 1.300-1.400 13 1.800-1.900
4 0.900-1.000 9 1.400-1.500 14 1.900-2.000
5 1.000-1.100 10 1.500-1.600
一、密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多数密度计的构造如图1所示.它是用密封的玻璃管制成的.AB段的外径均匀,是用来标刻度线的部分,BC段做成内径较大的玻璃泡,CD段的玻璃管做得又细又长,最下端的玻璃泡内装有密度很大的许多小弹丸(如铅丸)或水银等.
密度计是物体漂浮条件的一个应用,它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设计制成的.设密度计的质量为m,待测液体的密度为ρ,当密度计浮在液面上时,由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可知:密度计液体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即
F浮=m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密度计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
F浮=ρgV排,
由上面两式可得 ρgV排=mg,
即ρ=m/V排. ①
从①式可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与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成反比.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小,不同密度的液体在如图1所示的密度计的玻璃管AB段的液面位置是不同的.若根据①式计算,预先在玻璃管AB段标上刻度线及对应的数值,就很容易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了.
为什么密度计要做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而不做成截面上下均匀的形状(如图2所示)呢?下面我们分析制做成如图1所示形状的密度计的好处.AB段截面均匀是为了便于标度(批量生产时刻度线印制在纸上,固定在AB段玻璃管内);下端DE段的玻璃泡内装有密度很大的弹丸是为了让密度计的重心尽量下移;BC段的玻璃泡做得较大是为了让密度计浮在液面上时其“浮心”(浮力的作用点,即密度计浸在液体中液面以下部分的几何中心)尽量上移;而CD段的玻璃管做得细而长是为了增大重心和“浮心”间的距离.这样,当密度计浮在液面上时,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密度计能很快停止左右摇摆而竖直站立在液体中.若制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当测量密度较大的液体时,“浮心”下移,与重心靠近,密度计容易倾斜在液面上,甚至横着漂浮在液面上,这样密度计读数就不准确,或者根本无法读数.
二、密度计的刻度线间距为什么是不均匀的
密度计的刻度线间距是不均匀的,也就是说相差相同数值(密度的标定值)的刻度线间距并不相等.无论是比重计还是比轻计的刻度线都是上疏下密.有人认为密度计刻度线之所以不均匀是由于它的截面上下不均匀造成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我们以图2所示的形状密度计为例,设管的截面积为S,装入弹丸后质量为m,将它放入密度为ρ的液体中(假设能竖直站立),浸入液面下的深度为h,由①式可得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
尚未认证,请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