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波色散对故障测距的影响
高压电缆的线芯和金属护层在通有交流电时有趋肤效应,线路的电阻和电感会随电流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线路对于不同频率分量的行波会呈现出不同的传输特性,电缆系统在频域的传播系数为式中:Z、Y 分别为电缆的阻抗矩阵和导纳矩阵;α(ω)为幅值衰减系数,使得不同频率信号的幅值衰减不同;β(ω)为相位系数,使得不同频率信号的波速衰减不同,电流行波和电压行波具有相同的传播系数。

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计算后再加一半。这是指同样截面裸铝线与铝芯绝缘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如对裸铝线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6平方毫米时,则载流量为16×4×1.5═96安,若在高温下,则载流量为16×4×1.5×0.9=86.4安。

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的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如截面为35平方毫米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载流量的计算为:按升级为50平方毫米裸铝线即得50×3×1.5=225安.

如何根据电器功率选用电缆电线
条件:首先应符合发热条件,即导线允许安全电流与允许电流密度两者值的关系:
S = I / Im 或 I = S × Im
I — 允许安全电流指在不超过它们工作温度条件下允许长期通过的电流即负载电流;
Im — 允许电流密度指导线芯的单位面积S允许长期通过的电流。
基本值: Im=5~8A/mm2(铜导线) 即 1mm2单位面积铜导线允许长期通的电流5~8A Im=3~5A/mm2(铝导线) 即 1mm2单位面积铝导线允许长期通过电流3~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