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软枝油茶被确定为油茶良种后,于1973年开始在广西乃至中国南方的广东、湖南、福建、江西、贵州、浙江、安徽等13个省(区)的300多个单位引种栽培,反映较好,至1981年已推广种植30多万亩。
2005年至2007年,广西先后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名义由广西林科院负责赠送泰国岑溪软枝油茶优质苗木4.2万株和种子2750公斤,可造林6000多亩。据调查,岑溪软枝油茶优质苗木在泰国生长良好,造林保存率达到96%,而且第二年已有部分植株开花。广西林科院已累计向泰国、越南及中国的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油茶产区提供岑溪软枝油茶良种苗木150万株、种子5万多公斤,可供造林面积达20万亩。
栽培技术
编辑
造林
整地、挖穴、下基肥
整地时先清理林地,全面砍除树干,挖掉树根,水平带状整地。挖大穴,规格为0.3×0.3×0.4米或0.4×0.4×0.6米。下基肥,施氮磷钾复合肥0.25公斤/穴,肥料与穴内底土充分拌匀。
注意:不宜用火烧土和草木灰为基肥。
选用壮苗
嫁接与扦插苗选用:一年生苗高0.11米以上,二年生苗高0.4米以上。
实生苗选用:一年生苗高0.25米以上。
栽植密度
根据当地条件、品种特性、抚育管理水平等情况设计相应密度,适宜的行距为2.5-3.0米,株距为2.0-3.0米,也就是每亩为60-120株。
适时种植
冬末春初造林成活率相对高些,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春季的5月均可,且以春季种植较好。种植宜选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雨天土太湿时不适宜。
抚育管理
油茶造林后及时抚育管理,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以满足岑溪软枝油茶生长发育对水肥的要求,是保证造林成活和早实、丰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幼林抚育
幼林期是指从种植后到进入盛果前期的阶段,此期间的管理特点是促使树冠迅速扩展,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除草松土:每年除草、松土二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8~9月,连续3~4年,以后每年1~2次。除草、松土要注意水土保持。
施肥:造林头几年施肥特别重要,可结合套种作物的管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则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三次梢,随树龄大小使施肥量从小到多,逐年提高。
树型培育:岑溪软枝油茶种植后,在距接口0.3-0.5米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0.2-0.3米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三、四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岑溪软枝油茶在树体内条件适宜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并及时剪除扰乱树形的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幼树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成林管理
岑溪软枝油茶进入盛果期后,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防治病虫害。
灌溉技术:岑溪软枝油茶大量挂果时也会消耗大量水份,一般7-9月的降水量大多不足300毫米,而此时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欲称“七月干球,八月干油”。合理增加灌水可增产30%以上。
修剪技术:岑溪软枝油茶修剪多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成年树多以抽发春梢为主,夏、秋梢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春梢是结果枝的主要来源,要尽量保留,一般只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
岑溪软枝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组有衰老的倾向或因位置过低或过里而变弱,且易于染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适当部位的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通过合理修剪可使产量增长39%以上,树枝染病率降低70%。
病害防治
编辑
岑溪软枝油茶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软腐病及根腐病;虫害主要有油茶毒蛾、油茶尺蛾、茶籽象甲等。
炭疽病主要在果实、叶、枝和树干上发病,造成果实开裂及果实和叶片脱落,枝条枯死,树干溃疡等,影响树体生长和茶果产量,严重时整个植株干枯死亡。防治方法是结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增强树势;春夏季节定期喷1%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早期用50%多菌灵防治。
软腐病主要在果实、叶、芽和梢上发生,造成大量落叶、落果、芽梢枯死。防治方法是采取营林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喷1%波尔多液预防效果也较好。
根腐病主要危害油茶1年生苗木,先侵染苗木根劲部,使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落导致死亡。防治方法是清除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用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劲处。
油茶毒蛾为间歇性暴发昆虫,主要危害油茶林的枝、叶和花幼果。防治方法是冬季与早春人工采摘油茶毒蛾卵块,秋、冬季结合垦复灭蛹,在3龄幼虫前用50%敌百虫乳液喷杀。
油茶尺蛾以幼虫啃食危害叶片。防治方法是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人工防治有垦复灭蛹、人工捕蛾、刮卵等;药物防治应掌握在3龄幼虫前进行较好,用4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茶籽象甲成虫危害油茶果,幼虫蛀食种仁。防治方法是在5-6月用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结合油茶林垦复,消灭土壤中的幼虫和蛹,收集落果集中烧毁。
主要价值
编辑
采收:岑溪软枝油茶采收应在果实充分成熟时进行,过早则含油率低,过迟蒴果开裂、种子落地、易霉变。应在霜降前后7~10天采收完。茶果采收后应及时进行处理,茶籽晒干后即可加工。
制油:茶籽制油基本上是采用压榨法。压榨前需经粉碎和蒸炒处理。粉碎是将油茶籽去壳,脱壳后通过粉碎机加工成粉状。蒸炒使生料变成熟料,使料坯颜色加深,处于最适宜油分流出的状态,是压榨前一道关健工序。传统的蒸炒是用木甑蒸和铁锅炒。生料先经蒸汽或喷水湿润后再炒,叫湿蒸炒;不经湿润就炒,叫干蒸炒。以湿蒸炒为好。蒸炒时的水分和温度因使用的机械类型不同而异。用液压机和木榨机,其炒料温度一般在110~120摄氏度。蒸炒后的含水量为7%~8%;用螺旋机其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