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近郊工程建设采用钻爆法施工时,常常遇到爆破振动对周边管线的影响问题。而管线作为特殊构筑物一旦因振动影响而发生破坏,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引起火灾或者爆炸,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研究爆破振动对近距管线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采用仪器设备在爆破时对管线进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指导爆破施工,动态调整爆破参数,是***管线安全的重要手段。
监测依据
《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
《爆破振动监测技术规范》(TCSEB 0008-2019)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技术规范》(SYT 6828-2017)
《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 50868-2013)
监测流程
仪器工作:当振动信号传来时,仪器会自动记录和存储振动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整个动态波形实时上传至数据中心;在起爆几秒后,用户便可通过客户端对已上传的数据进行预览和下载。
现场监测:现场监测工作应做到不干扰施工和保护物的正常运行,按监测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标准地进行;爆破位置、爆破参数与监测数据一一对应;监测日报、周报、月报按时上交委托各方;选择的观测点能够真实反映爆破的危害。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排查安全隐患,调整爆破施工参数。
监测报告:报告可分为测点报告和爆次报告,根据项目需要来编制报告,监测单位应对整个项目监测质量负责。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目的和方法、监测点布置、监测仪器和系统的标定结果、监测指标、钻爆参数、实测波形图和监测数据等。长期爆破的监测项目,应在每次爆破后及时提交监测简报,现场监测工作结束后编制完整的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封面应加盖 CMA 编号章。需要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可另提供爆破振动安全评估报告,评估报告除了监测报告包括的内容外,还应包括监测波形(数据)的处理方法、判定标准和判定结论、分析结果与建议等。当监测数据超过相应的控制标准时,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告相关部门。
在公路、铁路、水电和城建等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爆破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法。然而,爆破活动可能会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振动影响,这可能导致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威胁。为了应对公众和监管方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单位开始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现场实时监测。
通过对爆破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可以研究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地质构造和地形条件对其影响,以及地震波参数和爆破方式之间的关系。依据监测结果有助于发现爆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从而提高爆破效率。
此外,监测还可以研究建筑物对爆破振动的响应特征,科学地确定施工作业场所周围建筑物受影响的范围和受损程度。
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现场实时监测和研究,工程建设单位可以更好地了解爆破活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不仅有助于减少与公众和监管方的纠纷,还能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交博检测,提供隧道,铁路,公路,路基,边坡,桥梁,露天矿山,煤矿库,建筑物,房屋,轨道,高架,大坝,水利,水电,市政,等行业振动检测和综合解决方案.向委托单位提供爆破方案咨询、爆破安全评估、爆破安全监测、爆破施工指导、爆破纠纷处置等相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