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峰峦叠嶂,溪流纵横,生态环境良好,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中外专家认为是全球喀斯特地貌上保存完好的绿色宝石。
这里有神秘奇特的喀斯特森林,集山、水、洞、林、湖、瀑、险滩、急流于一体,汇奇、幽、峻、秀、古、野、雄、险、美于一身,有着神奇的自然美,同时,这里又有着浓郁的布依、水、瑶、苗民族风情。
荔波樟江风光带环境整治和慢行系统是我县景区扩容提质交通项目之一,全长21公里。项目分两个部分进行施工。其中荔波至朝阳至集散中心边坡绿化工程全长21公里,沿国道G243公路进行边坡治理、绿化、美化、驿站和服务区建设;慢行系统项目全长11公里,建设内容有新建自行车道、自行车道边坡治理、沿线绿化、美化及景观绿化、美化、驿站建设等。
对于荔波来说,其特色和魅力在于原生态,核心竞争力也在于原生态。“荔波的喀斯特森林从远处望去郁郁葱葱,走近看,树不是很大,但树根很长,在没有泥土的地方,树就顺着石缝顽强地生长,那是经过上万年的演变而来的,如果把它破坏了,根本很难在短时间,甚至上百年恢复完好,所以一旦丧失了这个基础,我们的发展也是不牢固的。”相比于开发其他产业,旅游业对核心资源的保护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荔波是全国贫困县,发展全域旅游是促进荔波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带动扶贫攻坚。荔波通过民搬迁,在景区附近设搬迁点,搬过来的群众经过培训就可以直接提供旅游服务,从事旅游产业。针对那些服务意识和水平达不到标准的贫困户,通过把他们的房屋出租给经营者实现脱贫致富。许多贫困户依托全域旅游脱贫致富,吃上“旅游饭”。
荔波县位于贵州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季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8.3摄氏度,年降雨量1320.5毫米,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其中布依、水、苗、瑶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以上。
荔波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森林覆盖率65.3%,境内拥有48595公顷集中连片的原生性喀斯特森林,占全县总面积的20%,主要分布在茂兰自然保护区和荔波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目前地球上残存的分布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