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德哆啦云(www.duola-yun.com)整理编辑站在总结2017年的时间点上,不由得便会展望2018年。在中国经济增速反弹的情况下,记者却发现,全国几乎所有省份都调低或维持了上一年的预设经济增速目标。
其中,即便是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速的贵州和西藏,两省份也均把2018年的目标锁定在“10%左右”,这一两位数增速的下限。而反观2017年的目标,西藏定的是“11%以上”,贵州并没有“左右”二字。
究其内在原因,记者发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了近期各省份两会上的高频词。
用更为典型的天津为例,其去年的经济增速处在全国末位,对2018年增速目标调减的幅度也最大:调减3个百分点至5%。
天津市统计局局长武军定坦言:“经济增速掉下来,首先是天津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所致。”1月初召开的天津市经济工作会上,将2018年定义为历史性窗口期。“对天津来说,2018年是实现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生死攸关的一年。”
记者注意到,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随着持续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已经体现出了调结构过程所带来的“阵痛”。几个要素和表述的对撞,在客观上给人以“高质量一定要降增速”的印象。
对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严肃地对记者澄清:“高质量和高增速是绝不矛盾的。”当我们处于一个粗犷发展阶段时,人口红利、技术门槛低,会引得一些用资源换增长的产业、项目发展。那么注重发展质量的同时,我们的产业还没有实现升级的情况下,势必会丧失掉一些机会、项目。“但这不意味着高质量就是打击增速的原因。”采访中,杨志勇用深圳作为典型向记者举例。
数据显示,深圳市作为目前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2017年GDP总量超过2.2万亿,增速高达8.8%。更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深圳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41.5:58.4;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GDP比重4.1%;实际使用外资74亿美元、增长10%。
衡量经济发展质量高低,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曾刊文总结有五大特征: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加;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加;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加;结构优化;包容性、普惠式增长。
用上述标准衡量,深圳市无疑实现了增速、质量双高。
实际上,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目前年轻人的比例居全国城市首位,其占尽了高质量的先机。那么全国来看,是否有经历过阵痛,质量由低转高的典型呢?记者发现了山西省的特别之处:31个省份中,只有山西一个省将2018年经济增速目标调高,为6.5%。作为曾经的能源大省,其增长步伐愈发“轻盈”。
1月23日,山西召开2017年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会上指出,2017年实现7%的增速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步入合理区间。处于低谷期的山西,2015年经济增速也曾遭遇滑坡。但两年后,作为能源大省,山西省2017年传统产业高端化步伐不断加快,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加快,“非煤产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动力”。
山西的可喜转变似乎是中国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过去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1%,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2.2%提高到57.5%。据估算,新动能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按照杨志勇所持理论,高质量发展摒弃了“透支”式的经济增长,因而后劲十足。经历过阵痛后若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高增速将并驾齐驱。
联系人:刘雷(技术部经理)
手机:15750806253
邮箱:m1362504983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