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编辑
十九世纪早期法国科学家萨迪.卡诺(Sadi karnot)在 1824年以论文提出“卡诺循环”理论,这成为热泵技术的起源。1852年英国科学家开尔文(L.Kelvin)提出,冷冻装置可以用于加热,将逆卡诺循环用于加热的热泵设想。他提出了一个正式的热泵系统,当时称为“热量倍增器”。之后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对热泵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持续80年之久。
1912年瑞士的苏黎世成功安装一套以河水作为低位热源的热泵设备用于供暖,这是早期的水源热泵系统,也是世界上热泵系统。热泵工业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早期得到迅速发展,家用热泵和工业建筑用的热泵开始进入市场,热泵进入了早期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热泵工业进入了黄金时期,世界各国对热泵的研究工作都十分重视,诸如国际能源机构和欧洲共同体,都制定了大型热泵发展计划,热泵新技术层出不穷,热泵的用途也在不断的开拓,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工业领域,在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21 世纪,随着“能源危机 ”出现,燃油价格忽升,经过改进发展成熟的热泵以其高效回收低温环境热能,节能环保的特点,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当前最有价值的新能源科技。
前国际热能署专门成立国际热泵中心,设立热泵推广工程(Heat Pump Programme),向世界上各国推广协调热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美、加、瑞典、德、日、韩等国政府均发出专门官方指引,促进热泵技术的社会应用。
相对世界热泵的发展,中国热泵的研究工作起步约晚20-30年左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建设新高潮的到来,热泵技术才开始引入中国。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快速城市化、人均GDP的增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因素拉动了中国空调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热泵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热泵的发展十分迅速,热泵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
从2001年热泵起步开始,经过5年的培育,中国热泵行业开始从导入期转入成长期。热泵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能源紧张使得热泵节能优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与多方力量的加入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有很大关系。
空气能采暖热泵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室内采暖的需要,要把室内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这种过程加热的特点是持续不间断的,这个过程可以称为“动态的加热”。这种动态加热的特点是:一是加热是持续不间断的,加热的同时房间也在消耗热量;二是加进去热量的大小,要和房间消耗的热量相适应。但是房间的耗热随着季节、气候、时间、使用习惯、建筑物特点等不断变化,因此空气能采暖热泵最重要的要维持“加热及热消耗之间的平衡”,对于供水温度的要求反而并不是最重要的,“负载调节能力和能效比”才是空气能采暖热泵的主要目标。随着采暖末端——低温散热器的应用,例如苏净舒适+、温暖+地暖机,在35℃低温水的情况下就可以主动式散热,空气能采暖能效比可以达5.6,是目前最节能的采暖方式。
苏净空气能采暖|空气能热水价格|空气能保温水箱厂家为您服务。
空气源热泵进到中国市场以来,经过短暂的市场培育后,产品的技术从原来的依赖外国,转变为自主研发,为空气源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空气源热泵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国外的发展也给我国空气源热泵事业的发展带来启示,结合我国国情,空气源热泵行业带来的是目前转型期迫切需求的绿色生态发展。空气源热泵进到中国市场以来,经过短暂的市场培育后,产品的技术从原来的依赖外国,转变为自主研发,为空气源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空气源热泵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就天舒而言,12年的发展历程,我们面向市场不断推出以商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空气源采暖制冷热泵、池源热泵以及可运用于工业、农业、畜牧业等行业的特种热泵为主的一系列优质、节能、环保的空气源热泵产品。
节能减排是国家政策的导向,低碳生活是现代人的消费时尚,这些条件促进了空气源热泵的快速发展。空气源热泵将取代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第四代节能型热水器。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从2003年进入市场以来,逐渐发展成熟,销量不断增加,2008年国内销售额已达20亿元,2014年国内销售额已达63亿元。其中家庭用热泵热水器(3匹以下功率)占一半以上份额,并正以300%的年增长率飞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