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2O2的分解因催化作用而加速,溶液中存在的某些重金属如Cu 、Fe等离子对H2O2 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使H2O2 迅速而复杂地分解,织物受到剧烈氧化而造成纤维损伤,甚至可使布上产生破洞。为使漂液稳定,抑制某些重金属离子及其氧化物对双氧水的催化作用,一般需在漂液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以封锁某些重金属离子,控制H2O2 的分解。有时也加入一些金属络合剂、螯合分散剂等,以防止破洞的产生。并且认为一些螯合剂如乙二胺四醋酸钠盐(EDTA)、二乙撑三胺五醋酸钠(DTPA)和氨三乙酸钠(NTA)等可用作H2O2漂白稳定剂。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双氧水漂白时,加入EDTA 或某些螯合分散剂,不但没有稳定作用,反而会加速双氧水的分解,而且白度也明显变差。

双氧水漂白的机理,通常认为H2O2在水中电离产生的HO2-是进行漂白的主要成份,可能与色素中的双键发生反应,产生消色作用。也有可能是HO2- 引发H2O2 分解成游基HO2·、HO·而具有漂白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又表明,双氧水分解后生成的超氧化物O2-·是起漂白作用的物质,它是由HO2·离解而成:HO2·—→ O2-·+H+。
H2O2的分解因催化作用而加速,溶液中存在的某些重金属如Cu 、Fe等离子对H2O2 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使H2O2 迅速而复杂地分解,织物受到剧烈氧化而造成纤维损伤,甚至可使布上产生破洞。为使漂液稳定,抑制某些重金属离子及其氧化物对双氧水的催化作用,一般需在漂液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以封锁某些重金属离子,控制H2O2 的分解。有时也加入一些金属络合剂、螯合分散剂等,以防止破洞的产生。

双氧水催化机理:基本原理就是 氧化催化剂+H2O2=O2+还原催化剂 还原催化剂+H2O2=H2O+氧化催化剂 如H2O2+(I-)+2H+=I2+2H2O I2+H2O2=2(I-)+2(H+)+O2 铁离子在中等酸度中的催化机理略微复杂,H2O2可以部分电离 引发(Fe3+)+HO2-=(HO2)+Fe2+ 传递(Fe2+)+H2O2=(Fe3+)+(OH)+OH- (OH)+H2O2=(HO2)+H2O (Fe3+)+(HO2)=(Fe2+)+(H+)+O2 碱性中OH-催化机理不一样,碱性溶液中H2O2电离程度增加,HO2-浓度增大 H2O2+HO2-=O2+H2O+HO-,速率与HO2-浓度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