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相对密度(水=1):0.91 分子式:NH3·H2O 分子量:35.05 饱和蒸气压(kPa):1.59(20℃) 爆炸上限%(V/V):25.0 爆炸下限%(V/V):16.0
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挥发率,且浓度的增大挥发量增加,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碳化氨水的腐蚀性更加严重。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对木材也有一定腐蚀作用。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分子式为NH3.H2O及NH4OH,含氮12%~16%,氮素形态为NH3、NH4,属于铵态氮肥。我国目前氨水的产量不到氮肥总产量的0.2%。氨水的生产是由合成氨导入水中稀释而成。氨水除由氮肥厂生产外,炼焦工厂、煤炭干馏和石油工业也可生产浓度不同的氨水作为副产品。还可利用氮肥厂氨加工过程中的含氨尾气,用水吸收后生产稀氨水,含氮量为1%~3%,价格低廉,适于就近施用。我国常用的氨水浓度为含氨15%、17%和20%三种,国外农用氨水的浓度稍高,一般含氨25%(含氮20%)的产品。

合成氨的原料氮气来自于空气(以液态空气的分馏取得),氢气来自于水和燃料。由于化石燃料短缺, 制氨用的氢理论上可以用水的电解 (现今4%的氢由电解制备)或热化裂解(thermal chemical cracking)制得,但现在来说,这些方法都是不实际的。热裂解所需的热能可以从核能反应中取得,而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水力发电产的的过剩电能可以用来电解水制氢。现在为止,从空气及燃料制氨以外的替代方案是不经济的,而且这些方法对环保的作用仍未被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