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直流鼓风机生产厂家|22060交流风扇规格为220v36w
@品牌:SpaceAce/俊业达
@类型:AC交流风机
@型 号:
@规格尺寸:
@电 压:100V~110V/220V~240V/380V
@轴承结构:B:BALL (滚珠轴承)
@电 流:(Amp)
@功 率:(W)
@频 率:50/60(Hz)
@转 速:(RPM)
@风 量:(CFM )
@静 压:(mmH20)
@噪 音:(dB-A)
@包 装:硬纸皮内、外箱包装
@轴 承:采用高精度、长寿命低噪音进口滚珠轴承;
可制造:IP55防水、IP65防水、IP68防水、防潮、防火、环保、温控交流风机,也可根据客户图纸开模制造生产,和来样制造投产
交流风机特点:产品风压大、风量大,启动快,转速快、寿命长,噪音低,振动小,耐高温,耐低温,防腐蚀,运转稳定。
@框 架:黑烤漆铝合金压铸防腐、防湿结构;
@风 叶:注塑一次成型,PBT+30%玻线+VO级阻燃剂;
@绝 缘:漆包线采用B级绝缘,耐温120摄氏度;
@接线方式:引线式、可按照客户要求接线
@接线数量:2条、3条线均可
@绝缘电阻:500兆欧以上;
@耐电压:漏电流0.5mA.耐电压1500V/1分钟;
@运行电压:20V (电压范围为:185V~245V)
@风扇旋向:从扇叶方向看为逆时针;
@使用环境温度(℃):-20℃~75℃B:(滚珠轴承)
@寿 命:工作环境温度40℃B:(滚珠轴承) 60000(小时)
@压范围:额定电压+15%
@售后服务:一年内免费维修
我们生产的交流风机具有以下优势:
◆交流风机采用最先进的设计,具有风量大,噪音低,寿命长,耐腐蚀等特 。
◆我们拥有强大的工程设计能力,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制造特殊化的产品。
◆我们了解各个行业对风机的具体需求,提供多种标准产品供您选择。
◆我们的风机采用优质的轴承,矽钢片,漆包线,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我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以及快速准时的交货期。
欢迎各界商户朋友来电咨询/洽谈!
轴流风机与离心风机的区别
轴流风机的特点是流体沿着扇叶的轴向流过。比如电风扇和家庭里的排气扇。而离心式是将流体从风扇的轴向吸入后利用离心力将流体从圆周方向甩出去,比如鼓风机,抽油烟机
轴流风机:流量大、压头小。
离心风机:压头大、流量小。
轴流风机的气流方向垂直与叶片的旋转方向,离心风机的气流方向切于叶片旋转方向。
选用什么形式的风机最主要的是考虑流量及系统阻力损失
|
离心风机较之轴流风机,最大的缺点就是体积大,正因为两者的构造不同,在相同风量,相同风压的情况下,离心风机的耗电量要比轴流风机大很多,但是噪音会相对小,所以轴流风机多用在消防通风方面,平时使用的风机多选用离心风机。在酒店类高档的建筑里,很多要求优先使用离心风机
轴流,就是与风叶的轴同方向的气流。离心,靠离心力把气流甩出来的。
轴流风机和柜式离心风机的根本区别在风机的机械结构上: 由于一般采用电机的转数较低,电机功率大,耗电相多多些。如果平时常用通风系统,尽量采用柜式离心风机,消防排烟不常用的系统,采用高温轴流风机更经济合理! 离心风机比轴流风机在大风量和大风压的组合选择上更有优势(主要指风机效率和噪声指标上)!
|
轴流式风机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摘 要
轴流式风机在火力发电厂及当今社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本文介绍了轴流式风机的工作原理、叶轮理论、结构型式、性能参数、性能曲线的测量、运行工况的确定及调节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轴流式风机工作的特点及调节方法。
关键词:轴流式风机、性能、工况调节、测试报告
目 录
1绪论
1.1风机的概述
1.2风机的分类
1.3轴流式风机的工作原理
2轴流式风机的叶轮理论
2.1概述
2.2轴流式风机的叶轮理论
2.3 速度三角形
2.4能量方程式
3轴流式风机的构造
3.1轴流式风机的基本形式
3.2轴流式风机的构造
4轴流式风机的性能曲线
4.1风机的性能能参数
4.2性能曲线
5轴流式风机的运行工况及调节
5.1轴流式风机的运行工况及确定
5.2轴流式风机的非稳定运行工况
5.2.1叶栅的旋转脱流
5.2.2风机的喘振
5.2.3风机并联工作的“抢风”现象
5.3轴流式风机的运行工况调节
5.3.1风机入口节流调节
5.3.2风机出口节流调节
5.3.3入口静叶调节
5.3.4动叶调节
5.3.5变速调节
6轴流风机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6.1实验目的
6.2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
6.2.1用比托静压管测定质量流量
6.2.2风机进口压力
6.2.3风机出口压力
6.2.4风机压力
6.2.5容积流量计算
6.2.6风机空气功率的计算
6.2.7风机效率的计算
6.3数据处理
7实验分析
主要符号
当地大气压
-测点平均静压
测点平均动压
平均质量流量-风机入口全压
风机出口全压
风机全压
-风机静压
体积流量
-流体平均流速
风机有效功率
轴功率
风机效率
风机转速
--平衡电机力臂长度(m)
1绪论
1.1风机的概述
风机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被输送流体的压能和动能的一种动力设备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气体能量并输送气体。风机的工作原理与轴流风机透平压缩机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气体流速较低,压力变化不大,一般不需要考虑气体比容的变化,即把气体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处理。
1.2风机按压力分类
按风机工作压力(全压)大小分类
= 1 \* GB3 ①风扇 标准状态下,风机额定压力范围为98Pa(10 mmH2O)。此风机无机壳,又称自由风扇,常用于建筑物的通风换气。
= 2 \* GB3 ②风机 设计条件下,风机额定压力范围为98Pa14710Pa(1500 mmH2O)。一般风机均指通风机而言,也是本章所论述的风机。通风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风机。空气污染治理、通风、空调等工程大多采用此类风机。
= 3 \* GB3 ③鼓风机 工作压力范围为14710Pa196120Pa。压力较高,是污水处理曝气工艺中常用的设备。
= 4 \* GB3 ④压缩机 工作压力范围为196120Pa,或气体压缩比大于3.5的风机,如常用的空气压缩机。
1.3轴流式风机的工作原理
轴流式风机得名于流体从轴向流人叶轮并沿轴向流出。其工作原理基于叶翼型理论:
气体由一个攻角。进入叶轮时,在翼背上产生一个升力,同时在翼腹上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该力使气体排出叶轮呈螺旋形沿轴向向前运动。同时,风机进口处由于压差的作用,气体不断地被吸入。
对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攻角越大,翼背的周界越大,则升力越大,风机的压差就越大,而风量越小。当攻角达到临界值时,气体将离开翼背的型线而发生涡流,导致风机压力大幅度下降而产生失速现象。
轴流式风机中的流体不受离心力的作用,所以由于离心力作用而升高的静压能为零,因而它所产生的能头远低于离心式风机。故一般适用于大流量低扬程的地方,属于高比转数范围。
轴流风机右图为轴流式泵与风机的示意图,当原动机驱动浸在工质中的叶轮旋转时,叶轮内流体就相对叶片作用一个升力,而叶片同时给流体一个与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称为推力,这个叶片推力对流体做功使流体能量增加。
2轴流式风机的叶轮理论
2.1概述
轴流式通风机的性能特点是流量大,扬程(全压)低,比转数大,流体沿轴向流入、流出叶轮。其结构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相对较轻。因有较大的轮毂动叶片角度可以作成可调的。动叶片可调的轴流式通风机,由于动叶片角度可随外界负荷变化而改变,因而变工况时调节性能好,可保持较宽的高效工作区。
2.2轴流式通风机的叶轮理论
2.2.1翼型和叶栅的概念
由于轴流式通风机的叶轮没有前后盖板,流体在叶轮中的流动,类似飞机飞行时,机翼与空气的作用。因此,对轴流式通风机在研究叶片与流体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时,采用了机翼理论。为此下面介绍翼型,叶栅及其主要的几何参数。
翼型 机翼型叶片的横截面称为翼型,它具有一定的几何型线,和一定的空气动力特性。翼型见图(2-1):
叶栅 由相同翼型等距排列的翼型系列称为叶栅。这种叶栅称为平面直列叶栅,如图2-2所
图2-1翼型简图 |
由于轴流式叶轮内的流动类似并可简化为在平面直列叶栅中绕翼型的流动,而在直列叶栅中每个翼型的绕流情况相同,因此只要研究一个翼型的绕流情况就可以了。这里要注意几个参数的定义:
图2-2平面直列叶栅 |
流动角β1,β2:叶栅进、出口处相对速度和圆周速度反方向之间的夹角。
2.3 速度三角形
在叶轮任意半径处取一如图2—3所示的叶栅。在叶栅进口,流体具有圆周速度、相对速度,绝对速度,出口具有,由这三个速度矢量组成了进出口速度三角形。绝对速度也可以分解为圆周方向的分量
,和轴面方向的分量,此时,轴面分速的方向为轴向,故用符号表示。轴流式叶轮进出口处流体沿同一半径的流面流动,因而进出口的圆周速度u1和u2相等,即有u1= u2=u。另外对不可压缩流体,对风机流体升压很小,叶轮进出口轴面速度可视为相等,即
图2-3 叶栅进口及出口速度三角形 |
式中: D—计算截面所取直径,m;
n —叶轮转速,r/min;
m/s
式中:——实际工作流量,m3/s;
D2——叶轮外径,m;
Dh——轮毂直径,m;
——容积效率;
ψ——排挤系数;
再计算出圆周分速,或已知β1,β2角,就可绘出叶轮进出口速度三角形,如图2—3所示。由于叶轮进出口具有相同的圆周速度和轴面速度,因此为研究问题方便起见,常把进、出口速度三角形绘在一起,如图2—4所示。因为叶栅中流体绕流翼型与绕流单冀型有所不同,叶栅将影响来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因此为推导公式和论证简化起见,可取叶栅前后相对速度的几何平均值作为无限远处(流体未受扰动)的来流速度。
SHAPE \* MERGEFORMAT
图2-4叶栅进出口速度三角形重叠
其大小和方向由进出口速度三角形的几何关系来确定,即
如用作图法,只需要将图2-4中CD线中点E和B连接起来,此联线BE即决定了的大小和方向。
2.4能量方程式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式,是建立流体通过旋转叶轮时获得能量的定量关系式。该方程是由欧拉于1756年首先推倒出来的,所以又称欧拉方程式,也叫能量方程式。
其中有两点假设:(1)理想叶轮:叶片数无限多,叶片厚度无限薄,即:流体质点严格沿叶片型线流动,即迹线与叶片的型线重合;(2)流体为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即:流动过程无能量损失,流体的密度为常数。
依据:动量矩定律:即在定常流中,单位时间内流出与流进控制体的流体对某一轴线的动量矩的变化,等于作用在该控制体的流体上所有外力对同一轴线力矩的代数和。
能量方程式表达式:
(pa)
(pa)
3轴流式风机的构造
3.1基本型式
轴流式通风机可分为以下四种基本型式:
a)在机壳中只有一个叶轮,没有导叶。如图3-2(a)所示,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型式,这种型式易产生能量损失。因此这种型式只适用于低压风机。
b)在机壳中装一个叶轮和一个固定的出口导叶。如图3-2(b)所示,在叶轮出口加装导叶。这
图3-2轴流泵与风机的基本形式(a)单个叶轮机(b)单个叶轮后设置导叶(c)单个叶轮前设置导叶(d) 单个叶轮前、后均设置导叶 |
c) 在机壳中装一个叶轮和—个固定的入口导叶。如图3-2(c)所示,流体轴向进入前置导叶,经导叶后产生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速度,即产生反强旋。这种前置导叶型,流体进入叶轮时的相对速度比后置导叶型的大,因此能量损失也大,效率较低。但这种型式具有以下优点:
= 1 \* GB3 ①在转速和叶轮尺寸相同时,具有这种前置导叶叶轮的泵或风机获得的能量比后置导叶型的高。如果流体获得相同能量时,则前置导叶型的叶轮直径可以比后置导叶型的稍小,因而体积小,可以减轻重量。
= 2 \* GB3 ②工况变化时.冲角的变动较小,因而效率变化较小。
= 3 \* GB3 ③如前置导叶作成可调的,则工况变化时,改变进口导叶角度,使其在变工况下仍保持较高效率。
d) 在机壳中有一个叶轮并具有进出口导叶。如图3-2(d)所示,如前置导叶为可调的,在设计工况下前置导叶的出口速度为轴向,当工况变化时,可改变导叶角度来适应流量的变化。因而可以在很大的流量变化范围内,保持高效率。这种型式适用于流量变化较大的情况。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增加了制造、操作、维护等的困难,所以较少采用。
图3-1 轴流式(通)风机结构示意图(两级叶轮) 1 进气箱 2 叶轮 3 主轴承 4动叶调节装置 5 扩压器 6 轴 7 电动机 |
轴流式风机与轴流式水泵结构基本相同。有主轴、叶轮、集流器、导叶、机壳、动叶调节装置、进气箱和扩压器等主要部件。轴流风机结构型式见图3-1所示。
a) 叶轮
叶轮的作用与离心式叶轮一样,是提高流体能量的部件,其结构和强度要求较高。它主要由叶片和轮毂组成。叶轮上通常有4—6片机翼型叶片,叶片有固定式、半调节式和全调节式三种,目前常用的为后两种。它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节动叶片的安装角度来调节流量。半调节式只能在停泵后通过人工改变定位销的位置进行调节。全调节式叶片叶轮配有动叶调解机构,通过调节杆上下移动,带动拉板套一起移动,拉臂旋钮,从而改变叶轮安装角。
轮毂是用来安装叶片和叶片调节机构的,有圆锥形、圆柱形和球形三种。球形轮毂可以使叶片在任意角度下与轮毂有一固定间隙,以减少流体流经间隙的泄漏损失。
b) 轴
轴是传递扭矩的部件。轴流式风机按有无中间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主轴与电动机轴用联轴器直接相连的无中间轴型;另一种是主轴用两个联轴器和一根中间轴与电动机轴相连的有中间轴型。由中间轴的风机可以在吊开机壳的上盖后,不拆卸与电动机相连的联轴器情况下吊出转子,方便维修。
c) 导叶
轴流风机的导叶包括动叶片进口前导叶和出口导叶,前导叶有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其作用是使进入风机前的气流发生偏转,也就是使气流由轴向运动转为旋转运动,一般情况下是产生负预选。前导叶可采用翼型或圆弧版叶型,是一种收敛型叶栅,气流流过时有些加速。前导叶做成安装角可调时,可提高轴流风机变工况运行的经济性。
在动叶可调的轴流风机中,一般只安装出口导叶。出口导叶可采用翼型,也可采用等厚的圆弧版叶型,做成扭曲形状。为避免气流通过时产生共振,导叶数应比动叶数少些。
d) 吸入室
轴流风机的吸入室与离心风机类似,为只有集流器的自由进气和带进气箱的非自由进气两种。火力发电厂锅炉的送、引风机均设置进气箱。气流由进气箱进风口沿径向流入,然后在环形流道内转弯,经过集流器(收敛器)进入叶轮。进气箱和集流器的作用与结构要求是使气流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平稳均匀地进土叶轮。
e) 整流罩
整流罩安装在叶轮或进口导叶前,以使进气条件更为完善,降低风机的噪声。整流罩的好坏对风机的性能影响很大,一般将其设计成半圆或半椭圆形,也可与尾部扩压器内筒一起设计成流线型。
f) 扩压器
扩压器是将从出口导叶流出的流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从而提高泵与风机的流动效率的部件,它由外筒和芯筒组成。扩压器按外筒的形状分为圆筒形和锥形两种。圆筒形扩压器的芯筒是流线形或圆台形的;锥形扩压器的芯筒是流线形或圆柱形的。
g) 轴承
轴承有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径向轴承主要承受径向推力,防止轴径向晃动,起径向定位作用。推力轴承主要承受轴向推力,并保持转子的轴向位置,将轴向力传到基础上。推力轴承一般装在电动机轴顶端的机架上。
4轴流风机性能曲线
轴流风机性能曲线是在叶轮转速和叶片安装角一定时测量的到的,即压力、效率
、功率
与流量
的关系曲线,其形状特点是:曲线,在小流量区域内出现马鞍形形状,在大流量区域内非常陡降,在=0时,最大。但是,由于流体的物理性质的差异,使得在实际应用中,轴流风机的性能曲线与水泵有所不同。如轴流风机的静压、静压效率曲线,轴流风机的无量纲性能曲线,都在风机中有重要的应用。
4.1风机的性能参数
风机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流量、压力、功率,效率和转速。
流量也称风量,以单位时间内流经风机的气体体积表示;
压力也称风压,是指气体在风机内压力升高值,有静压、动压和全压之分;
功率是指风机的输入功率,即轴功率。
风机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称为效率。
流量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风机输出流体的数量。可分为体积流量QV ()、质量流量Qm(),体积流量与质量流量的关系为
流量可通过装设在工作管路上的流量计测量。
全压
风机提供的能量通常用压头表示,称为全压,系指单位体积气体通过风机后的能量增加值,用符号p表示,单位为Pa
功率
功率可分为有效功率和轴功率。有效功率指单位时间通过风机的流体获得的功,即风机的输出功率,用Pe表示单位为kw
轴功率即原动机传到风机轴上的功率,又称输入功率用Pa表示
轴功率通常用电测法测定,即用功率表测出原动机输入功率则
其中、----------------原动机输出功率及原动机效率;
---------------------------------传动装置效率
效率
效率是风机总效率的简称,指风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的百分数。反映风机在传递能量的过程中轴功率有效利用的程度,用表示
建立风机进出口的能量关系式,同气体的位能(Z-Z)可以忽略,得到单位容积气体所获能量的表达式,即
(N/㎡) (4—1)
即风机全压等于风机出口全压与进口全压之差。风机进出口全压分别等于各自的静压、与动压、之和。式(4-1)适用于风机进出口不直接通大气(即配置有吸风管和压风管)的情况下,风机性能试验的全压计算公式。该系统称为风机的进出口联合实验装置,是风机性能试验所采用的三种不同实验装置之一。
风机的全压是由静压和动压两部分组成。离心风机全压值上限仅为1500mm(14710Pa),而出口流速可达30m/s左右;且流量(即出口流)越大,全压就越小。因此,风机出口动压不能忽略,即全压不等于静压。例如,当送风管路动压全部损失(即出口损失)的情况下,管路只能依靠静压工作。为此,离心风机引入了全压、静压和动压的概念。
风机的动压定义为风机出口动压,即
(N/㎡) (4—2)
风机的静压定义为风压的全压减去出口动压,即
(N/㎡) (4—3)
风机的全压等于风机的静压与动压之和,即
(N/㎡) (4—4)
以上定义的风机全压,静压 和动压,不但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且也是进行风机性能试验,表示风机性能参数的依据。
图4-1轴流式风机性能曲线 |
在风机的基本性能测试中,通常选用转速作为固定值,然后建立全压、轴功率、效率等随流量的变化的函数关系。
风机的性能曲线是指在转速和流体的密度、叶片安装角一定时风机的全压、轴功率、效率等随流量变化的一组关系曲线。
风机的性能曲线有以下五条: = 1 \* GB3 ①全压与流量的关系曲线,用p—QV表示; = 2 \* GB3 ②轴功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用P-QV表示; = 3 \* GB3 ③全压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用-QV表示。
轴流式风机性能曲线是在叶轮转速和叶片安装角一定时测量得到的,如图4-1所示。其形状特点是p-qV曲线,在小流量区域内出现马鞍形形状,在大流量区域内非常陡降,在qV =0时,p最大;Pa-qV曲线,在qV=0时,Pa最大,随着qV的增大Pa减小,因此轴流风机不允许在空负荷时启动,除非动叶可调;曲线,高效区比较窄,最高效率点接近不稳定分界点c。
分析p-qV性能曲线出现马鞍形状的原因,是风机在不同流量下,流体进入叶型冲角的改变,引起叶型升力系数变化。
图p-qV性能曲线上a,b,c,d,e为各工况点,曲线上d为设计工况,此时流体流线沿叶高分布均匀,效率最高;流量大于设计值时,叶顶出口处产生回流,流体向轮毂偏转,损失增加,全压降低,效率下降;当流量减少时,在时,冲角增大,升力系数增大,全压稍有升高,在时,全压最高;当流量再减小,处于时,在叶片背部产生叶面层分离,形成脱流,阻力增加,全压下降,在时全压最低;而当时,全压开始升高,这是因为流量很小时能量沿叶高偏差较大形成二次流,使从叶顶流出的流体又返回叶根再次提高能量,使全压升高,直到qV=0时,全压达到最大值。
5轴流式通风机的运行工况及调节
5.1轴流式通风机的运行工况的确定
图解风机装置工况仍然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风机P—Q性能曲线表示风机给单位容积气体提供的能量与流量的关系;管路P—Q性能曲线表示管道系统单位容积气体流动所需要的能量与流量的关系,这是两条曲线的不同概念。但是,对风机装置来说,两条曲线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装置工况即是风机与管路的质量平衡结果;也是风机与管路的能量平衡结果。
5.1.1风机装置的管路特性曲线
图 5-1管路性能曲线及工作点的确定 |
(N/㎡) (5-1)
式子中是管路系统的综合阻力系数(㎏/㎡ )。 决定于管路系统的阻力特性,根据管路系统的设置情况和阻力计算确定。式子(5-1)表示的管路性能曲线在坐标系中是一条通过原点的二次抛物线。
全压表示风机提供的总能量,但是用于克服管路系统阻力的损失能量只能是全压中静压能量。因此,风机装置工况的确定,有时需要用风机的静压与流量关系()曲线来确定相应的装置工况。此时,风机装置将出现全压工况点N 和静压工况点 M ,如图 5-1 所示,这是意义不同的两个工况点。
5.1.2工作点的确定
风机的运行工况在其性能曲线上的位置即为运行工况点,通常称为工作点。将风机的工作管路特性曲线按同一比例绘于风机工作转速的性能曲线上,如图5-1所示N点就是风机的工作点,因为风机在输送该流量时产生的能头恰好等于管路系统中通过这一流量时所需要的能头,即N点为能量的供求平衡点。N点对应的这组参数即为该风机的运行工况。
对于风机要加以说明的是,虽然反映风机总能量用全压的概念,但全压中动能往往占有较大的比例,而真正能克服管路阻力的是全压中的动能部分。当官路阻力较大时,用全压来确定工作点难以满足系统的要求。因而风机的工作点有时还用静压流量曲线Pst-QV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M,见图5-1风机p-QV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N为风机的总工作点。
5.2风机的非稳定运行工况
风机正常工作时呈现的是稳定工况;当风机选型不当或风机使用欠妥时,某些风机就会产生非稳定工况,风机的非稳定运行将影响甚至破坏其正常工作。与轴流泵相同,轴流风机也具有驼峰形性能曲线,其最大特点就是存在着运行的不稳定工作区,风机一旦进入该区工作,就会产生不同形式的非稳定工况,并表现出明显的非正常工作的征兆。
图5-2 |
图5-3 |
图5-4风机驼峰形性能曲线 |
旋转脱流逆叶轮旋转方向的角速度小于叶轮旋转角速度(约为转速的30%-80%),脱流对叶片仍有很高的作用频率。同时,脱流前后作用于叶片的压力大小也有一定的变化幅度。因此,旋转脱流除了影响风机正常工作,使其性能下降之外;还由于叶片受到一种高频率,有一定变幅的交变力作用,而使叶片产生疲劳损坏;当这一交变力频率等于或接近叶片的固有频率时,叶片将产生共振甚至使叶片断裂。
为防止轴流风机产生旋转脱流,应在风机选型和运行中确保风机工况点不进入风机的不稳定工作区。
5.2.2风机的喘振
风机驼峰形性能曲线如图5-4所示。根据图解离心泵装置工况的能量平衡关系可知,图中K点为临界点,K点右侧为风机稳定工作区,左侧为不稳定工作区。现对具有大容量管路系统的风机装置,并且风机在不稳定运行的工作状况进行讨论。
驼峰形曲线和大容量管路是风机发生喘振的必要件。仍见图5-4,装置原工况点A为稳定工况。现在需要流量减小至,则工况点沿上升曲线AK达到K点,该段变化保持稳定工况。至K点后沿下降曲线KD变化,该段为不稳定工作区,使风机工作点即刻降至D点。与此同时,管路性能也沿曲线AK变化,压力上升至 ,由于管路容量大,其压力变化滞后于风机工作不稳定变化,所以管路压力保持
不变。在风机无流量输出,并且管路压大于风机压力的条件下,风机出现正转倒流现象,风机跳至C点工作。由于管路流量输出使其压力下降,倒流流量也随之减小,风机Q—P性能变化沿CD线进行。在D点,管路压力与风机压力相等,倒流流量也等于零,风机即无流量的输出也无流量的输入,但风机仍然在持续运行,故风机工作点又由D点跳到E点。但是,由于外界所需风量仍保持,所以上述过程将按E—K—C—D—E的顺序周期性地反复进行。以上讨论也是对喘振机理的分析。
当具有大容量管路系统的风机处于不稳定工作区运行时,可能会出现流量压力的大幅度波动,引起装置的剧烈振动,并伴随有强烈的噪音,这种现象称为喘振。喘振将使风机性能恶化,装置不能保持正常的运行工况,当喘振频率与设备自振频率相重合时,产生的共振会使装置破坏。
为了防止喘振的发生,大容量管路系统的风机应尽量避免采用驼峰形性能曲线;在任何条件下,装置输出的流量应充分地大于临界流量,决不允许出现;采用适当的调节方法扩大风机的稳定工作区;控制管路容积等措施都是有效的。
5.2.3风机并联工作的“抢风”现象
当风机并联工作也存在不稳定区时,将会影响风机并联的正常工况,产生流量分配的偏离,即“抢风”现象。
图5-5风机性能曲线及并联性能曲线 图4-18 |
当并联运行工况点为A时,相应每台风机均在A1点工作,风机为稳定运行。若并联风机在不稳定的区内运行,管路性能曲线与风机并联性能曲线有两个交点,即B点和C点。当在B点运行时,相应每台风机均在B1点工作,风机仍为稳定运行。当因各种因素不能维持在B点运行时,工况点将下移到C点,这时相应每台风机的工况点分别在C1点和C2点。流量大的这台风机在稳定区的C1点工作,而流量小的风机的工作在不稳定区的C2点,由于一台风机在不稳定区工作 ,因此C 点并联工况仅为暂时的平衡状态,随时有被破坏的可能。这种不稳定的并联工况,不仅产生较大的流量偏离,一台风机流量很小甚至出现倒流;同型号风机的不稳定并联工况,还客观导致风机工作点的相互倒换,即两风机大小流量互变。以上过程的反复进行,使风机不能正常并联运行,这是风机“抢风”现象机理的分析。
图5-6入口节流调节
|
水泵并联运行也存在着类似的“抢水”现象,除了上述的危害之外,还可能引起泵的汽蚀,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5.3风机运行工况调节
风机工况调节也可分为非变速调节与变速调节两种方式。在非变速调节中,又分为节流调节、分流调节、离心风机的前导叶轮调节,轴流风机的动叶调节等不同方法。
5.3.1风机入口节流调节
图5-7风机出口节流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