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分析
脱硝系统催化剂积灰严重,脱硝阻力增加,最严重时阻力达800Pa,超过正常值200Pa。
在负荷低于200MW以下时,脱硝入口烟气温度低于300℃,由于脱硝系统逻辑设计不合理,脱硝无法自动停运,因此在监视不到位的情况下,脱硝依然运行。此时,由于烟温低,催化剂活性低导致与氨气反应的效果差,氨气逃逸率高,硫酸氢氨形成量增加,硫酸氢氨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在空气预热器换热管上冷凝析出晶体物质,与烟尘粘结一起沉积,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并影响催化剂寿命,增大了空预器的换热阻力并增加了堵塞、腐蚀的风险。
在调整喷氨流量时氨气流量波动大极易造成喷氨流量快速增加,使得空氨比快速升高,导致脱硝跳闸,严重影响脱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降低脱硝的投运率和安全性。
在运行中为控制脱硝效率,使得脱硝出口NOx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使得氨气消耗量大,增加了脱硝运行的费用,降低运行经济性。
原因分析
针对暴露出的问题,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脱硝系统表计指示不准确,是由于烟尘大导致采样管路堵塞造成;脱硝系统阻力大,主要是由于烟气含尘量增加后,声波吹灰器吹灰时间设置不合理造成(原设置时间为每300秒吹5秒);系统逻辑设置不合理,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人为控制因素多,技术防控手段欠缺;氨气流量波动是由于供氨压力不稳定加之调门特性差造成;氨液消耗量大,主要原因为原采用的恒效率控制方式不合理,脱硝出口NOX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和脱硝入口NOX含量较高造成的(设计脱硝入口NOX含量为450mg/Nm3,实际运行值为550~650
mg/Nm3)。


脱硝工艺有哪些
随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开展了相关研究。各种新脱硫脱硝工艺在不断出现。
工业化的脱硫脱硝工艺就是采用高性能石灰系统来进行,但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会增加空气预热。
新的脱硫脱硝工艺是以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开治理更高的脱水效率其中被认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有以下几种:干式工艺:主要包括固相吸收和再生法,气、固催化工艺,辐射法和碱性喷雾干燥等;湿式工艺主要是氧化吸收法和铁的螯合物法等。
烟气脱硫脱硝工艺的选择,不仅涉及环境问题也涉及经济问题,因此需要认真选择。


脱硝技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煤炭造成的大气污染也十分严重,现在在许多城市居高不下,城市雾气浓浓吗,造成出行不变,身体不适等。所以,防尘,防污染是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
脱硝技术是控制氮氧化物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氮氧化物已逐渐成为第yi大酸性污染气体,由其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人体的致毒作用,尤其是二氧化氮,可以引起支气管和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二,对植物具有损害作用。
其三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污染物。
其四是与碳氢化合物共同作用可形成光化学烟雾。最后是参与臭氧层的破坏。氮氧化物的排放多集中在火电厂和汽车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