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烟气臭氧脱硝技术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其中干法脱硝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是市场应用最广(约占60%烟气脱硝市场)、技术最成熟的脱硝技术,其原理是向烟气中喷氨或尿素等含有NH3自由基的还原剂,在高温下直接(或催化剂的协同下)与烟气中的NOx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NOx还原成氮气和水。
但该技术也有其巨大的局限性,由于化学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而对于中小型锅炉以及工业锅炉来说,排烟温度远不能达到化学反应所需要的高温,因此低温烟气脱硝技术就成为市场的必须。
低温臭氧脱硝技术以低温氧化技术最为简单有效,由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组成是NO(占95%),NO难溶于水,而高价态的NO2、N2O5等可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溶解能力大大提高,很容易通过碱液喷淋等手段将其从烟气中脱出。
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高价态,需引入较强的氧化剂,在众多氧化剂中,臭氧是最环保清洁的强氧化剂,在高效转化NO至高价态的过程中不遗留任何二次污染物,另外不同于?OH、?HO2等,工作环境恶劣,自由基存活时间非常短,能耗较高,O3的生存周期相对较长,将少量氧气或空气电离后产生O3,然后送入烟气中,可显著降低能耗。
随着国家对中小锅炉和工业窑炉排放提出要求,加强监管,臭氧脱硝除尘市场将向中小锅炉和工业窑炉行业扩展。目前,我国将大气治理的重点放在了锅炉和窑炉行业,需要采用大量的脱硫设备进行烟气脱硫处理。根据新的环保要求,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要达到50毫克/标准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要达到500毫克/标准立方米,但目前企业平均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450毫克/标准立方米,氮氧化物为1800毫克/标准立方米,离环保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新标准对现有企业给出了两年多的过渡期,2016年后将执行新建企业排放限值标准。这对目前多数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无疑是又一个严峻的考验。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相关治理工程的验收标准、技术规范还不完善,较低的门槛导致脱硫行业鱼目混珠,相当数量的工程设备质量较差。
尚未认证,请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