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尘系统运行管理的一般原则
1、贯彻开关车原则 即工艺设备开车之前要先开除尘设备,工艺设备关车后再关除尘设备;除尘系统各设备也应该按开关车顺序开启及关闭;开车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各设备情况,待正常运转后,才可离开现场。
2、定期检查 除尘系统的检查孔、密闭门、法兰连接处、测量孔、风管、除尘器等应该定期检查,以防漏风和堵塞。
3、检查易损部分 除尘系统的易损部分应该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并应定期检查风机皮带有无松动现象,轴承是不是保持良好的润滑,启动安全设备是不是完善。严禁某些场合在运转的时候进行调整、注油和清扫。
4、定期清扫 除尘系统落棉和集尘处要定期清扫。尘室内的地面应保持干净。粉尘应及时处理或运出厂外,不允许任意堆放在厂区内。要定期清扫除尘管路和设备上的积尘。
5、检修制度除尘系统应有大中小的检修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止重大事故发生,保证系统运行良好。
6、保养制度除尘系统应有设备保养制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如滤料破损应及时更换,漏风现象要及时处理。
二、袋式除尘器的主要检查内容
1、除尘器 除尘器本体、风机、箱体上部压盖、除尘管道、人孔及各阀门是否有漏风现象。除尘器风机、电机是否工作正常,是否有异响、振动、温度过高现象。吸尘罩是否有破损现象,除尘管道内是否有积灰现象。
2、除尘排放口的排放情况 a如果排放口有明显可视烟尘,检查以下内容: b滤袋是否有破损情况。 c滤袋是否有脱落现象。 d花板是否有破裂,导致烟尘泄漏。
3、除尘器设备阻力
除尘器阻力明显高于正常值检查以下内容:
a滤袋是否堵塞。 ①含湿气体结露,是否有粉尘在袋口粘结。 ②除尘器是否漏水,使滤袋潮湿堵塞。 ③粉尘吸湿性,是否在滤袋上产生粘结。 b滤袋使用时间是否过长。 c过滤风速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除尘器进口是否漏风。 e压力表连接是否正常。 f清灰周期是否过长。 g清灰强度是否达到要求。
除尘器阻力明显低于正常值检查以下内容:
a过滤风速。 b管道是否有堵塞现象。 c压力计管路连接是否有问题。 d清灰周期是否过短。e滤袋是否有破损现象或有滤袋脱落。
4、清灰系统
(1)反吹—振打清灰系统 ①反吹风机工作是否正常,反吹阀门是否损坏开启是否灵活。 ②反吹管道是否有堵塞现象。 ③振打电机工作是否正常。 ④卸灰电机、卸灰阀是否工作,是否有漏风、漏灰现象。 ⑤贮灰斗灰量是否正常,卸灰皮带、卸灰绞龙是否有破损。
(2)脉冲清灰系统 ①贮气罐压力是否正常。 ②脉冲阀开启、关闭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气现象,膜片垫片是否有脱落,膜片是否有破损。 ③提升阀工作是否正常,开启、关闭是否正常,气缸是否完好。 ④清灰系统控制是否正常,仪表是否正常显示。 ⑤贮灰斗灰量是否正常,卸灰皮带、卸灰绞龙是否有破损;
影响袋式除尘器的设计的关键
布袋除尘器的入口含尘质量浓度:入口含尘质量浓度以mg/m3或g/ m3来表示,但在气力输送装置的场合,不用浓度表示,而采用每小时输送量为若干千克(kg/h)的方法表示。入口含尘浓度对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影响着下列事项:
1、预除尘器。在入口浓度很高的情况下,应考虑设置预除尘器。但有经验的设计师往往会改变袋式除尘器的形式而不是首先设置预除尘器。实用上有入口含尘浓度在数百g/ m3左右而不设预除尘器的类型。
2、压力损失和清灰周期。入口含尘浓度增大,同一过滤面积上的损失即随之增加,其结果是不得不缩短清灰周期。这是设备设计中必须考虑的。
3、排灰装置。排灰能力是以能否排出全部除下的粉尘为标准。其必须排出的粉尘量,等于入口含尘浓度乘以处理风量之积。
4、除尘布袋和箱体的磨损。在粉尘具有强磨损性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磨损量与含尘浓度成正比。氧化铝粉、硅砂粉等硬度高且粒度粗的粉尘,当入口含尘浓度较高时,由于滤袋和壳体等容易磨损,有可能造成事故,所以应密切注意。
布袋式除尘器产品概述
袋式除尘器 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滤料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筛滤、碰撞、滞留、扩散、静电等效应,滤袋表面积聚了一层粉尘,这层粉尘称为初层,在此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初层成了滤料的主要过滤层,依靠初层的作用,网孔较大的滤料也能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随着粉尘在滤料表面的积聚,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应的增加,当滤料两侧的压力差很大时,会把有些已附着在滤料上的细小尘粒挤压过去,使除尘器效率下降。另外,除尘器的阻力过高会使除尘系统的风量显著下降。因此,除尘器的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清灰时不能破坏初层,以免效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