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
(1)声源控制
1)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根本的措施。
2)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加工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3)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
(2)传播途径的控制
1)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2)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
3)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4)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3)接收者的防护
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源种类
针对一般商业楼及住宅楼,一般会设置柴油发电机房,水泵房,制冷机房,冷却塔,变压器房,锅炉房,空调风机房等设备。这些设备工作时发出较大噪声,将会对大楼自身经营环境及周边区域居民敏感区的的声环境都将造成影响。
传播途径分析
这些设备对敏感区的影响途径主要有:
1、设备机房内设备通过墙体或门缝等位置对周边功能房间区域造成影响
2、动力设备运转振动通过楼板、墙柱等传递至其他区域,形成结构振动传声。
3、冷却塔等外摆设备、柴油发电机组进排风井道通过空气声传播对周边其他区域造成噪声排放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