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模板支架
- 价 格:
6800.00 /
吨
- 供 应 地:河北省秦皇岛市
- 发布公司:昌黎县兴民伟业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 产品型号:xmwy
- 品 牌:兴民伟业
- 发布日期:2012/12/27 14:10:13
- 联系人QQ:1289149539

详细说明
新型模板支架,以前,在建筑上用于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普遍采用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利用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并配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其存在的问题是拼装和搭建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费工费料、质量差、浪费资源、不美观且难以调整。
针对建筑行业的这种情况,一心致力于技术的分析和改进。经过潜心研究,终于发明了这种新型的建筑用模板支撑系统,至此花费十几年的潜心研究耗费巨资的技术终于成功了。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具我们了解目前国际、国内建筑模板组合结构还没有任何新型结构出现),并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其相关技术横梁模板支撑组合结构,模板支撑顶杆,鹰嘴卡四项专利.
该新型建筑用模板组合结构的发明,将为建筑业创造快速的发展奇迹,从根本上节省了木材资源和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原料的浪费。它完全解决以前支撑系统的弊端,安装拆卸及高度调整灵活方便,省工省料,有效改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每平方米造价最低可到0.50元),提高工作效率,混凝土成形质量好,新型美观。受到建设部门的高度好评,该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较好的投资回收率和社会效益。
可自由伸缩的龙脊让你随意适应任何尺寸,它的主龙脊长度可以在1.08米与4.60米之间任意调整距离,适合任何规格尺寸房间,副龙脊长度有1.15米、0.8米和0.4米三种规格,支撑可调节顶杆为2m—4.8m之间任意调整,并可以无限接高,丝毫不影响其牢固性,可满足任意不同规格尺寸建筑物高度使用。
产品特点:
特点一:不使用木材,节能环保,产品可重复使用,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
特点二:龙骨严密灵活的连接方式不仅使操作简单易行,而且结构稳固。
特点三:可自由伸缩的龙骨让你能随意适应任何尺寸。
特点四:立柱与龙骨的巧妙自锁连接不仅简单而且更结实。
特点五:横拉杆的轻质不仅省材,而且更现灵活牢固,扣件的灵活更是一绝。
特点六:使施工现场美观整洁,大大提高企业形象,彰显企业实力。
特点七::省工、省料、省时,更有安全保障。
特点八:相比木质横梁建筑结构更精确,更牢固。
提高效率:施工无需任何技术,一干就会,效率提高600%(4人组8小时可安装400平方米)。
没有耗材:不用一根圆钉、铁丝、木材,无需任何工具,降低大量成本,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大量木材。
安全度高:完全钢结构,标准件紧固、结构严密、连接紧凑、安全更可靠。
美观整齐: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更易管理,提升工程形象。建筑精确度高、稳定性提高。
这样省钱的产品,朋友们,你们还满意吗?如果有兴趣,那么请联系我们!
新型模板支架 新型模板支架 新型模板支架 新型模板支架 新型模板支架 新型模板支架 新型建筑模板支架
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兴民伟业建筑设备有限公司位于秦皇岛昌黎县,隶属于兴民伟业集团公司,往南5公里便是避风朝阳、平缓洁净、海水清澈、波高宜人、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黄金海岸,母公司成立于1985年,主营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公司经历20余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制及生产数字化钢性建筑模板的支撑组合结构的大型现代化股份制企业,隶属于兴民伟业集团。公司特聘韩国建筑业专家与国内知名专家,凭借强大的科研力量,经过5年的科研攻关,在数字化钢性建筑支撑结构上,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并已获得建筑业高度评价的自主知识产权。此技术被日、韩建筑业称为“确实领先”,被建筑业誉为模板支架结构的革命性创举,使建筑业工作效率提高600%。目前,公司累计投资已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配套设施完善,以科学管理为核心,技术改造为重点,产品研发和设计为先导,努力创造更科学更先进的产品,是兴民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自2000年以来,公司全面导入了CIS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以“严细规范、务实求效”的工作作风,不断强化管理,“诚实守信,用心做人”的经营理念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且已转化为自觉行动,公司秉承“以效率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人为本,社会效益并重”的企业精神致力于建筑模板的研制,不断推动和引领我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公司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不断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使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达到96%以上,近年逐步与国际现代化管理接轨,积极导入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ISO18001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研制的数字化钢性模板支撑组合结构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据我们了解,目前国际、国内建筑模板组合结构还没有任何新型结构出现),该产品并于2005年8月5日荣获四项国家专利证书,专利号为ZL200420091863.6、ZL200420091864.0、ZL200420091865.5、ZL20042
免责声明:交易有风险,请谨慎交易,以免因此造成自身的损失,本站所展示的信息均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