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303SE是符合日本JIS标准的奥氏体不锈钢,通过添加(Se)元素替代传统含硫易切削钢,优化了冷成型加工性能。该材料执行固溶热处理(1010-1150℃快冷),具有≥520MPa抗拉强度、≥40%伸长率和≤187HB硬度的力学特性。主要应用于自动车床加工领域,于制造铆钉、螺钉等标准紧固件以及阀门零件等工业部件 [1]。
执行标准JIS G4303 [1]
材料类型奥氏体不锈钢 [1]
化学成分Cr17-19%、Ni8-10% [1]
力学性能屈服≥205MPa [1]
热处理状态固溶处理交货 [1]
应用领域紧固件制造
目录
1化学成分
2力学性能
3加工特性
4热处理规范
5应用领域
碳(C)含量≤0.15%,确保材料焊接性能 [1]
铬(Cr)含量17.00-19.00%,镍(Ni)含量8.00-10.00%,构成奥氏体结构基础 [1]
添加(Se)≤0.15%替代硫元素,改善切削性能的同时减少腐蚀敏感性 [1]
可选添加钼(Mo)≤0.60%、铜(Cu)≤1.00%及(Se)≤0.15%以增强特定环境耐蚀性 [1]
抗拉强度值存在520MPa(资料1)与620MPa(资料2)两个标准区间,可能对应不同处理工艺或检测标准 [1]
伸长率指标≥40%(资料1)至≥50%(资料2),体现材料塑性变形能力 [1]
布氏硬度≤187HB(资料1)或标注HB160(资料2),均满足切削加工需求 [1]
专门针对自动车床加工工况设计,可承受高速切削工艺 [1]
切削性能相比传统303不锈钢提升约30%,减少磨损量
冷成型加工时材料流动性含硫易切削钢,适用于微型零件成形
固溶处理温度区间1010-1150℃,需采用水淬或油淬实现快速冷却 [1]
处理后奥氏体晶粒度控制在5-8级,机械性能稳定性 [1]
默认交货状态为固溶热处理态,*用户二次处理即可投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