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产品定位最重要的是自主研发
目前行业较多聚焦于材质。木材价格不断上涨,工价、房租等各方面的费用都在不断上升,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利润却在下降。卓木王有一个品牌的产品定位就是在弱化消费市场对材质的聚焦。其实红木家具行业的竞争并不激烈,其中的细缝还很多,产业区域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发展。而对于红木家具企业来说,也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要做成红木家具品牌,而是可以有更多方面的发展思路,就像富士康一样,也同样可以很成功。
红木家具企业对消费市场的引领必在文化方面
老家具收藏可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型,家具的器型是否漂亮,是玩家的首要选择条件;二是艺,要从工艺上判断家具是否符合收藏标准;三是材,老家具是有历史的,一般是采用传统用材,传统材质还是收藏界更为看重的。型、艺、材,材质是放在另外两个之后的,但目前的市场却是把材质放在最前面的。古代评价红木家具,是不用考虑历史文化的,只需要考虑设计创新,但现在我们却是要回过头去重视历史文化。企业对消费市场的引领,必定是在文化上。
整个红木家具产业的目光都锁定在资源问题上,这是产业升级发展中绕不开的一个核心问题。另一方面,红木家具造型的传统和同质化问题已是产业发展中急需突破的一大问题。
木材资源&红木产业升级发展,我们的使命是超越明清红木家具
《红木》国标开始修订之后,行业中有许多声音说希望扩大红木树种的范围,这些都反映出业内人士对红木家具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考量和担忧。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有硬木,红木家具行业就有美好的未来。材质作为载体虽然很重要,但红木家具更珍贵更伟大的东西是在结构、工艺和文化中。作为当代红木家具的制造者,我们要把红木家具做精、把红木家具企业做强,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当代红木家具超越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
市场对资源问题的反应是立竿见影的
CITES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让红酸枝类材质今年的价格飞涨。CITES公约的调整,给红木家具行业敲响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警钟。这个问题已不容我们企业忽视了,因为市场的反应是立竿见影的。业内有一些声音,是希望通过扩大红木种类范围来解决红木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个观点我是认可的。在我看来,木材资源的保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若能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那么企业就能越来越好。
红木家具三大主力新旧接力
三大贡木家具量少价高
在红木家具领域,一向是黄花梨(香枝木)、小叶紫檀(檀香紫檀)和大红酸枝(交趾黄檀)等传统红木的天下。 在明清两代,大红酸枝、海南黄花梨和小叶紫檀被称为“三大贡木”。由于这三种木材为清朝宫廷御用材料,其制作而成的家具也是追捧的对象。这些传统红木材料和材质类似的材料,被市场视为红木代表。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实施以来,催动大红酸枝等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成交量短期增加。“受限制资源价格提升,对其他材料有提振作用。比如大红酸枝未涨价之前,小叶紫檀的价格是它的十几倍,涨价之后小叶紫檀也不能不涨。 业内人士分析,“曾经的三种老红木:海南黄花梨、交趾黄檀、檀香紫檀,如今海南黄花梨逐渐退市了,其他两种也越来越少,就会有一些其他的红木树种来补充到市场中。”
老挝大红酸枝家具价格偏贵,成为高端人群的消费专属。在马会家居、罗浮宫家居等卖场的红木区看到,一对老挝大红酸枝明式博古架动辄十万元,一个老挝大红酸枝衣柜十几万,一套老挝大红酸枝沙发六件套动辄几十万,主营老挝大红酸枝的锦上红明清家具负责人说,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造成红木家具企业被动涨价,现在店里买老挝大红酸枝的客人集中在中老年人和成功商业人士,一出手就是两、三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