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将面对更多挑战
定制,个性与文化是主要诉求,有利市场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红木家具蕴含的手工工艺、稀有材料、文化内涵等特征被“定制”的模式更为清晰直接地呈现出来。这些特征又成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最为有效的诉求点,直接催生消费者对定制家具的青睐,而对于企业,由于红木家具自身的高端属性,建立维护高端消费群体,成为企业在市场销售环节的共识与基本操作手法,“私人定制”也可算是企业长久守护行为后的一次小小质变。而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自身对于产品、设计、服务、终端渠道、品牌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的提升也为开辟“私人定制”市场储蓄了能量基础。
“私人定制”是红木家具走向奢侈品的一种前奏与预示。然而,这也意味着新的挑战与危机。一方面,通过定制可以更好地建立和客户的联系,同时提升自己产品的品质和影响力。而另一方面,定制意味着客户更高的要求。“选择定制的客户往往比较挑剔,自己对于红木比较在行甚至会邀请专家鉴定,被要求返工也是常见的事。”一位红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为红木家具消费市场提供更多选择和个性化服务模式,如何实现品牌价值的拓展、竞争能力的提升,都是“私人定制”对红木企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近日有观点称:“实木家具是不环保的!” 并算了一笔账:一棵树只有15%-16%的净方可用于生产实木家具,一个小家庭如果采用实木家具,则要砍三棵大树。如果中国这么家庭都坚持用实木家具,估计三个地球的资源都不够用。因此呼吁大众不要使用实木家具,而是倡导人造板家具,做到全树利用。
按照该观点,红木家具这种低出材率,高耗损量的实木家具,妥妥变为“不环保”家具。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首先,该观点认为实木家具不环保,是因为没有做到全树利用,木材利用率低。但是如同人各司其职一样,木材也该物有所长才叫环保。像树枝、树头、树根、树皮、边材等不适合生产实木家具的部分,用于生产人造板无可厚非。但是,像树干部分能将木材的纹理、色泽等自然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不直接用于生产实木家具,为何要拆解成粉粒、纤维、小木块、薄板再拼起来使用才叫环保呢?这种做法,相当于把天然钻石不论好坏全磨成粉,再合成人造钻石一样,利用率是高了,但是蕴含在钻石中的自然之美也将荡然无存。
其次,该观点认为实木家具不环保,是觉得如果中国人都用实木家具,木材需求量高,会破坏森林资源。这观点如同“如果中国人每人都给我1块钱,我就有13亿”一样,前提就不可能实现。萝卜青菜各有喜爱,实木家具只是一部分人的选择,这部分人估计还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能掏空全球的木材资源。
红木家具不止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收藏、保值和升值的功能,比如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小叶紫檀和大红酸枝,在十年中都上涨了四五十倍。普通家具用了几年就会完全贬值,而红木家具相反地越用越值钱、越老越值钱,还可以流传给子孙后代。
未来,中国红木馆将保持整体思路不变,精耕细作,加大和社区的合作,推出更多优惠措施,让利消费者。同时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使中国红木馆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相对传统家具而言,红木家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收藏价值、保值和升值空间,加上其环保特性和耐用性的特征,尽管受市场宏观大环境低迷的影响,但是红木家具的消费在长沙仍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作为行业内的典范,中国红木馆一直以来致力于加快红木家具品牌化进程,促成行业走上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
红木市场更丰富更透明
近年来,红木家具的流通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多渠道经营的出现,使得消费者的选择更丰富,红木的价格也更加透明,产业规模随之逐步扩大,增长了消费者对红木行业的信心。
原材料市场的日益紧俏,也对消费市场起到刺激的作用。以海南黄花梨为例,其中的野生林老料都是论根、论市斤议价,可谓一木难求,这也唤起了当代红木家具企业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木料,把握定位,精心设计,将每一根木材、每一道漂亮纹理发挥至最/大价值。可以说,未来会有更多制作精美、堪称艺术品的红木家具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