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了福州海关破获中国海关史/上最/大一起海上偷运红木走/私案,引发了不少读者关注。红木走/私频频被查获,是否会对终端家具市场产生影响?
“现在进口木料的成本的确越来越高。”厦门多位红木商表示,一是出口国纷纷设限或禁止出口,另一个是海关加紧了巡查和抽检力度。
而去年开始,国内不时传出红木走/私被查的案例,让红木贸易商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更倾向于按正规程序入关。
据厦门红木商透露,国内木材商最主要的走/私方式,是将等级高的木料报成低等级木料,上述案件其实也属这一类。如果完全按照正常程序走,关税成本会占到总成本的20%左右。
去年,受进口限制,红木木料迎来一波上涨潮,随着这批“高价”木料制成的成品近期集中入市,红木家具是否会迎来涨价潮?
“市场购买力还跟不上,上涨不会是普遍现象。”福建收藏家协会厦门家具专委会主任彭建楚称,目前,红木家具终端市场还处于低迷状态,而去年大量囤货的人因资金压力也会降价处理。
厦门一红木家具企业负责人黄山告诉记者,目前红木木料市场整体还在下调,除了高端红木还在硬挺外,东非黑黄檀、非洲酸枝、缅甸花梨小料等都有5%-15%不同程度的降幅。“现在还是淡季,而且现在市场上货源多了。”大量囤货的人一般不生产家具,生产家具的不会去大量囤料。厦门红木家具并没有上涨的动力,而是会保持平稳状态。
企业将面对更多挑战
定制,个性与文化是主要诉求,有利市场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红木家具蕴含的手工工艺、稀有材料、文化内涵等特征被“定制”的模式更为清晰直接地呈现出来。这些特征又成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最为有效的诉求点,直接催生消费者对定制家具的青睐,而对于企业,由于红木家具自身的高端属性,建立维护高端消费群体,成为企业在市场销售环节的共识与基本操作手法,“私人定制”也可算是企业长久守护行为后的一次小小质变。而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自身对于产品、设计、服务、终端渠道、品牌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的提升也为开辟“私人定制”市场储蓄了能量基础。
“私人定制”是红木家具走向奢侈品的一种前奏与预示。然而,这也意味着新的挑战与危机。一方面,通过定制可以更好地建立和客户的联系,同时提升自己产品的品质和影响力。而另一方面,定制意味着客户更高的要求。“选择定制的客户往往比较挑剔,自己对于红木比较在行甚至会邀请专家鉴定,被要求返工也是常见的事。”一位红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为红木家具消费市场提供更多选择和个性化服务模式,如何实现品牌价值的拓展、竞争能力的提升,都是“私人定制”对红木企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