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制作应重视因材施艺
明式家具虽然没有繁复的雕刻、厚重的用材,但是在同类产品中的价位反而是偏高的,这就提醒我们的企业要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红木家具的真正价值所在,而企业对我们的红木家具产业发展、自己的企业发展也一定要有信心。中国古典家具的产品和艺术价值的核心在于造型、工艺(榫卯结构)和特殊的选材,因材施艺应当值得企业重视。
企业做不大,谈什么红木品牌
目前许多企业做的家具,只能进博物馆,而不能进入市场,这些家具对于企业来说经济价值并不是很大,一旦企业发生危机,这类家具很难对企业有很大的帮助。材质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就会随之上涨,若企业理念、文化价值无法传达到终端市场,市场不认同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设计师、最/好的工艺,为什么不通过文化将这些传递给国人呢?我们现在经常谈红木家具产业要培育品牌,但如果企业都做不大,还谈什么品牌?
红木家具用材都是有讲究的
红木原材的出材率很低,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整个行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做不同的家具,要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材质,要定位不同的市场档次。每件家具的用材都是有讲究的。机雕是必定能提高红木家具产业的生产力的,但也要权衡如何来利用这些高科技,如何选择和平衡机器和手工雕刻工艺。
叠加效应导致尴尬局面
今年的红木家具市场自5月以来,让从业者感到几份寒意。是什么原因导致刺猬紫檀出现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呢?
一方面,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最/新要求,刺猬紫檀列入CITES附录III管制,并于2016年5月9日正式生效。刺猬紫檀作为国内红木市场的主力用材,此次列入濒危势必会对整个红木市场的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再加上5月11日,贝宁新政府出台木材出口禁令,使得市场上闻风而动,出现了涨价的声音。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整个行业虽然已经转暖,但是还有企业没有跟上整个市场的步伐,库存尚需时日消化,所以,即便出现涨价,但也不会大幅上涨。
市场上多是“家具红木”
从如今市场上的红木家具产品来看,基本具备了走进千家万户的条件。但我们要真正把红木家具做好,现在还是有点难度的。现在市场上真正意义上的“红木家具”并不多,大部分都只能称之为“家具红木”,这是在糟蹋这么好的原材料。
红木交易管制增大了企业交易成本
红木资源是产业的物质基础,原材交易管制越严格,交易难度就越大,企业的交易成本就将不断增高,产业发展也越受限制。红木资源要做到可持续供应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节约用材,一方面是大力培育。以前我们说要把企业做大,而现在应当是要做强、做优。现在虽然我们的产业面临一些困难和瓶颈,但这对于许多红木家具企业的企业家们来说,或许是再一次创利的好机会。
消费者会随着红木家具产业发展而转变
红木家具行业既然能发展,那么自然就有其道理。发展当中我们肯定会遇到问题,但也必定会有办法解决。整个行业和整个消费市场,现在都太看重木头的价值了,这是不对的。我们东阳的工艺美术大师们,从来不去强调雕刻的材质,他们的价值不是木头,而是工艺和艺术。消费者是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转变的,这从我们今年东阳的精品奖评选中也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