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兴起“私人定制”热潮
“私人定制”受关注
据调查显示,目前红木企业30%的销售渠道为私人定制。业内专家认为,每一件定制的产品都以其不可复制的艺术性与生命力,这是流水线出来的产品无可比拟的。而选择“私人定制”的客户,大多强调个性的生活方式,这是目前比较时尚的消费方式,与高端人群的消费心理比较吻合。
同时,也有不少消费者认为,红木家具就应该定制,“用机器流水线生产,红木家具就没有原来的文化内涵了。”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据商家介绍,现在消费者对红木家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厚的认识,这种认识让他们不再被动接受生产企业抛售的流水线理念。
红木边角料收藏市场火热
随着近几年红木价格的一再攀升,许多红木的藏家颇有手头日紧的感觉。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在山东烟台的市场上也不乏一些有想法的红木收藏客:收藏边角料。
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的孙家欣说,最初与红木打交道是因为喜欢动手做乐器,“因为厂家也有红木,渐渐的便接触、迷上了。”
虽然喜欢红木,但孙家欣并没动收藏大件的念头,“关键是钱压在那,要存还得找库房,成本太大。”
孙家欣收藏的红木都是木材家具厂的边角料,入手时已去掉原皮,是方方正正的一块,大都在几十元之间。
“刚开始那阵子,做了一把梳子,快成了,一下子坏了,工作全废了。”孙家欣笑称,当时自己愤怒地想把机器当废铁卖了。
事实上,即使是雕一个小件,从雕刻到抛光、打磨,至少也要耗费孙家欣一整天的时间,“刀尖和头发丝差不多细,速度不能快。”
据了解,在烟台并不乏与孙家欣一样,收集一些红木板材的边角料类,“他们大多不像我一样有专业的设备,通过圈里的朋友他们也找到我。”孙家欣说,有些人的红木质量非常高。
然后,看翻修痕迹。有些布面的椅子在创新后,原有的椅圈会留下密密麻麻的钉眼,这种椅子即是老的。有些藤面椅子,本来的藤面烂掉了,会留下穿藤的眼子,翻过来就能够看到。
紧接着,看木纹。有些家私外表会呈现凹凸不平的木纹,但要看细心了,是不是用钢丝刷硬擦出来的,是不是与原有的木纹对得起来。硬擦的木纹总有一种不天然的感受。
最终,看红木家私的底板和抽屉板。比方老的桌子和闷户柜等,底板和抽屉板就有一股仿不像的旧气。也有涂哑光黑漆的,但绝/对没有火气。再则看抽屉侧板,在侧 面应该有倒角线避免伤手。还有一点很重要,看明榫,曩昔的榫眼都是方的,锁住榫头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两端圆的,就阐明是机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总之藏家在保藏红木家私的时分,一定要细心选择、仔细区分,认清质料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