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变频器发展前景及潜在风险分析(3)
因此,综合考虑变频器自身优势、行业及市场的发展速度、现状及潜力、良好的宏观环境,我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然而,对于业内生产企业,尤其是本土生产企业,潜在风险也同时存在。
首先,行业内的整合,企业间的并购等引发的潜在风险。在变频器发展历史1上,分裂、组合、兼并等模式伴随着变频器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变频器市场也不例外。一方面,在中国变频器市场上已有140余个品牌存在,约70%是内资品牌,实力和规模参差不齐,个别企业仍采用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品牌注定将被逐步淘汰出局,未来的变频器市场将是一个品牌集中度较高、竞争更有序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变频器市场的巨大吸引力驱使欧美、日本诸多国际知名品牌先后在中国投资,其中并购就是一种有效方式。通过收购本土较为优1秀的品牌的方式进入我国变频器市场,利用内资品牌较为成熟的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我国变压器的发展趋势及现状(4)
二、制造水平总体讲,我国电力变压器技术处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少量的处于世界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铁心材料20世纪70年代,武汉钢铁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日本冷轧硅钢片制造技术生产冷轧硅钢片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又引进了日本高导磁晶粒向冷轧硅钢片(HI-B)制造技术,制造出了节能效果更好的电力变压器铁心材料。但是由于产品数量不能满足需求及生产工艺两方面的问题,仍然要从日本、俄罗斯以及西欧等国进口部分冷轧硅钢片。在研制配电变压器铁心用非晶合金材料方面,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曾由原机械部、原冶金部、原电力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原国家科委组成了专门工作组,对非晶合金铁心材料和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开展了深入研究,研制的非晶合金铁心材料基本达到原计划指标的要求,并于1994年试制出电压10kV、容量160~500kVA的配电变压器,经电力用户试用表明,基本达到实用化的要求。
中国变频器发展前景及潜在风险分析(4)
其次,部分变频器生产企业的运营采用外包的方式,例如外包某些变频器部件,如果管理不当,也将有潜在风险存在。第1,在业务外包的过程中,两个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建立较为长久的合作关系,由于两个企业之间不同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如果管理或合作不当会对工期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第2,如果一个企业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将面临核心技术流失、出现知识产权纠纷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