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线电缆的火灾危险性和着火因素
电气火灾造成人员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是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烟雾不仅有热损伤、毒害和窒息等伤害作用, 而且有减光性。根据研究,烟气产生20s后可使火场能见度减到零,通电电线电缆在通过电缆沟、电缆隧道等敷设的电缆火灾火焰蔓延速度可达2m/min ,如果遇上“竖井”、“封闭沟道”、“电缆通廊”等管道,由于“烟囱”效应,火势蔓延将更加迅速。此外, 由于电线电缆的塑料绝缘层在燃烧中伴有聚氯乙烯热分解, 会释放大量HCl、Cl2、CO等有毒气体,对周围地区及火灾范围内的人或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工作温度的确定
在设计时,国际电工委员会建议,在正常情况下防火电缆的长期使用温度为90℃,这主要考虑到终端密封材料的温度限制以及电缆线路在高温工作时的电压降和功率损耗。在特殊情况下,不带聚乙烯护套的电缆允许在250℃及其以下高温状态连续工作。在事故或火灾等情况下,电缆可在更高温度下持续工作,直至铜的熔点(1083℃)温度为止。但在这种情况下,电缆的电气参数将会改变,绝缘电阻下降,损耗增大。


设计合理,防止电缆火灾延燃
电缆防火设计应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原则是做好“六不”,即用封、堵、隔的办法保证单根电缆着火不延燃到多根电缆;电气盘、柜着火不延燃到电缆沟;电缆沟着火不延燃到电缆隧道;电缆隧道着火不延燃到电气控制室、电气配电装置的电缆夹层;一个电气室着火不延燃到其它室;一台机组的电缆着火不延燃到其它机组。通过这几条原则,保证防止由局部电缆着火而引起的电缆全面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