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份就跟早期的电磁感应不同,当距离拉开后依然就可以得到良好的电力传送效果。共振的原理非常简单,就跟钢琴调音师一样放不同水量的玻璃杯,在精准的调音下可以将某个玻璃杯透过共振将其振碎;但其它的文章都没有提到,若是没有经过专业钢琴调音师训练的一般人,可能永远也调不出可以让玻璃杯振碎的频率!这就是原理简单、实作困难。
其实无线充电的原理就类似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变压器,都是利用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电流。但区别于变压器通过铁芯传导磁场的方式,无线充电设备中的感应线圈经过了一些特殊的调整,是以空气为介质传导磁场的,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同时,和声音的共振一样,两个线圈感应也需要设置一个共振频率,使接收线圈和输出线圈的频率一致,从而在输出线圈电流很小的情况下,也能在接收线圈中产生足够强的感应电流。
无线充电共通标是理想却难以实现
目前有业者在推行无线充电标准,理想化的标准是可以跨品牌使用。这个是一个很理想化的目标,所谓的标准就针对两个部份需要规范才能运作;第YI就是要有共通的共振频率,电力传输是需要透过预设好的共振频率来传送,发射qi提供的电磁波能量之频率需要是接收qi的共振频率才能得到好的转换效率。第二就是标准的资料传送码或其它识别激huo方式,发射qi需要对应到正确的接收qi才能开始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