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胚芽米在国外的发展过程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天然食品的热潮中,对米曾有各种说法,例如食用糙米有益健康,或食用七分碾白米较为优良等,也有“捣胴米”上市。然而专门讨论胚芽米的情形,则是三四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如今突然受到大众的重视,究竟是基于哪些理由及背景呢?
1910年,由东京大学铃木梅太郎博士首先发现维生素B。他成功地从米糠中提炼出对预防及医治脚qi病似乎有效的米糠素。然而,在此阶段尚无法将此物质提炼为纯粹的结晶,因此无法获得学术界的充分认同。直到1929年,维生素B1才被以结晶的形式抽出,在那段时间,便积极展开各项实验。多次的试验表明,喂养胚芽米的动物比喂养精米的动物更健康活泼,而且患“脚qi病”的几率低。
由此可知,在以纯粹的形式抽取之前,针对两者有效成分来评比,精白米及胚芽米之间的胜负已见分晓。之后,胚芽米便成为东京大学医院及第yi高等学校餐厅、宿舍的伙食。后来也陆续地成为陆、海两军的军粮,以势如破竹之势迅速普及。根据记录显示,1929年食用胚芽米的军人,在次年(1930年)中,脚qi病的患者逐减为五分之一。随后以维生素B理论的研究,使得胚芽米逐渐普及到各地。

能做种子的大米,你一定没吃过!
大米是餐桌上的灵魂,每天不吃上一碗总觉得生活好像少了什么。可吃了几十年的大米,你真的了解大米吗?你吃的大米够营养、够健康、够安全吗?
据一项权威调查数据显示:96%的家庭多年来一直以精白米为主食。这颜色白皙、透亮,形状圆滑的大米却并不是人类主食的理想选择。它是三次抛光、三次打磨后诞生的产物,如此多道加工后基本只剩下胚乳,胚乳完全由碳水化合物构成,从某种程度来讲,一碗白米饭相当于一碗糖水。而占据稻谷60%营养的胚芽部分和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的糊粉层均被打磨掉了!
也许看到你,你会忍不住问?不吃那精米吃什么?难掉要断粮吗?当然不是!要吃就吃能做种子的大米——种子米!

多年前,农民们在秋收后都会挑选成熟度高、颗粒饱满的优质粮食来做为第二年播种时的种子。能做种子的粮食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质粮食,因为未完全成熟或颗粒干瘪的子粒根本无法发芽,更别提做种子了。
共创食代种子米,精选出完全能做种子的稻种,经一道特殊工艺完整脱壳,保留胚芽及糊粉层,即成了种子米!
能做种子的大米,在适宜的温度下24小时即可发芽,生命力旺盛,营养成分远远超过精白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帮助提高人体抵抗力,强健骨骼,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等。无论是体弱多病的老人、抵抗力低下的婴幼儿还是特殊时期的孕产妇,皆可食用。能做种子的大米,营养、新鲜、安全的好大米!

发霉大米秒变“新米”,丧心病狂的他们害了多少中国人……
每每看到超市货架里的大米光滑圆润、晶莹剔透,总觉得“毒大米”、“镉大米”、“霉大米”离自己很遥远,但你知道吗?也许这些大米就在前几天还堆在某个仓库的角落里发了霉、生了虫,被不法商贩简单处理后就变成了这光鲜、洁白的样子……
你也许会说,“小编是不是夸张了,超市和市场怎么会允许那样的劣质大米进入自己的地盘呢!”其实商超对于大多数产品的品控都是极为粗糙甚至直接省略这一步骤,消费者投诉某个产品后他们则会将矛盾直接转移到厂家……
食品安全重于一切,为何总是有一些不法商贩丧心病狂,置人的健康于不顾呢?
利益驱使,“霉粮”变“新米”
市场上每年的水稻都有所剩余,大量水稻或大米积压下来极易发霉!这些霉粮收购价格十分低,约在0.3元/斤甚至更低,低成本、高利润使得不法商贩动起了“霉粮”的头脑!
他们将霉粮低价收购上来后,经过抛光、打磨程序,将发霉大米的表层打磨掉,露出里面依旧光滑、白皙的胚乳,然后再与新米进行一定比例的“掺兑”后,就成了超市里卖相颇佳的大米,非专业人士很难发现这种“勾兑米”和新米的区别。市场上售价在2元~3.5元/斤的大米,几乎都由80%陈米和20%新米勾兑后进行出售。
“勾兑大米”横行于市,我们该何去何从?
如果你吃的勾兑米仅是陈米和新米勾兑而成,那你很幸运,虽然没什么营养可言,但起码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可事实是,大部分勾兑大米中的陈米,都或多或少存在霉变现象,而霉变后的大米即使经过抛光、打磨,依旧会产生大量黄曲霉su,黄曲霉su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
发霉大米经抛光后与新米勾兑出售,在中国已成了一大“顽疾”,近些年的癌多发就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可悲的是,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那么,我们就注定只能一生吃着“勾兑大米”糊口度日吗?
当年新稻脱出的鲜胚芽大米——种子米
共创食代种子米,每一粒均采用当年新稻脱壳而成。水稻在珍稀的东北黑土地生长180个日夜,种植全程零农药、零化肥。水稻收获后带壳储存在低温仓库中,一道工序完整脱壳保留80%以上胚芽和糊粉层,当天订单、当天磨米、当天发货,让广大米友吃上真正的鲜活胚芽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