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虾鳖混养、虾鱼混养等模式和虾菜轮作模式,增强抗风险能力。在虾鱼混养中建议选择花白鲢、草鱼等品种,采用隔离网片将草鱼圈养在1/5的池塘内养殖方式,在调节水质的同时,减少高质量虾饲料被草鱼摄食的机会;有条件的养殖户(企业),鼓励开展大棚等设施化养殖,也可以采用大棚与外塘相结合的分级养殖模式,以增强对恶劣气候的防御能力;对连续几年发病的养殖塘,建议改养罗氏沼虾等其他品种。(二) 做好清塘等基础工作。

围拦起池塘一角,清塘消毒,经过滤注水,施肥培养生物饵料。放苗前,暂养池水中用粗海盐或“海水晶”调节池水盐度,使池水盐度与育苗场相同或略低。当池水温度在20 ℃以上时,选择天气温暖,阳光充足时放苗。虾苗入池后,喂足喂好专用开口饲料,并保持暂养池溶氧充足。暂养15~20 d,当虾苗平均规格达2 cm以上时,即可拆除围拦,让虾苗逐渐进入全塘。

选择营养均衡的饲料,合理投喂,以满足南美白对虾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并能通过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功能,抵御病原的入侵及环境突变。养殖者必须选择厂家规模大,质量稳定的适口、营养饲料品种。按在池虾体重确定日投饵量,建议幼虾7%~9%;中虾5%~7%;成虾3%~5%。投喂原则应坚持多餐少食,每次吃完时间40~60 min,早上少投,下午多投,晚上不投,雨天少投或不投,发病时少投或不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