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养殖黄颡鱼“染色”并不可怕,养殖黄颡鱼的体色与饲料密切相关。据了解,黄颡鱼的黄色体色,是皮肤中成熟黑色素细胞数量、分布密度的减少和黄色色素在皮肤和肌肉中沉积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因此,为了得到正常的体色,对黄颡鱼投喂含有天然色素(一般是万寿菊中提取的叶黄素)的饲料在行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近几年频繁见诸报端的“香蕉鱼”事件,甚至不乏大企业的产品涉案,这提升了行业对黄颡鱼饲料影响鱼体色的关注度,也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好奇心——黄颡鱼的变色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呢?《农财宝典》记者带着同样的疑问,走访了佛山三水的一些黄颡鱼养殖户,为大家揭开关于“黄颡鱼变色”这层神秘的面纱。

农财宝典-新渔网讯(记者 苏若晶)“近10天黄颡鱼下降了2元/斤左右。”12月13日,广东佛山南海黄颡鱼流通商梁先生告诉《农财宝典》记者,今年行情高企的黄颡鱼近日遭遇滑铁卢,12月1日前后炮头3-4两的新鱼塘头报价11-11.3元/斤,而截至12月13日新鱼价格下降至9.3元/斤,仅仅10天暴跌了2元/斤,令市场措手不及,甚至引起卖鱼高峰。

据了解,这种让“香蕉鱼”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体色的特种加黄料,是金浦专门针对因投喂劣质饲料或用料不当引起鱼体颜色出现异常的现象而研发的特种料,使用特种加黄料不仅能让鱼在短期内可恢复到自然体色,而且还不会影响鱼体的生长速度。短期内能让黄颡鱼获得正常体色,这是金浦敢于将2号料进行分段的技术优势,也是这家规模不算大的饲料企业长期专注黄颡鱼饲料的结果。在黄颡鱼自然上色的过程中,金浦这家企业也让这条鱼增添了一抹“绿色”——使这条鱼以一个绿色健康的姿态呈现在广大消费者的餐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