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补水和施肥,保持水质有一定的肥度,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以利藻类光合作用造氧。每7~10 d测1次溶氧、氨氮、pH值等指标,如某一个指标不适,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虾苗放养1个月后,10~15 d用1次微生物制剂,解除池中有害物质;养殖两个月后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环境。
重视病害预防。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强疫病监测,及时掌握发病情况,一旦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对发生疫病的虾类,要进行隔离,以免扩散至其他虾塘;病虾养殖池要严格清理后重新放养。合理使用药物,杜绝盲目用药,当对虾得病时,先确定发病情况和症状,再选择安全用药。选好苗种并控制放养密度。要选购良种虾苗,购苗前需了解育苗场的生产管理情况,购苗时应索要对方的苗种产地检疫证明
合理密养是取得高产的保证,放养密度与养殖模式有关,双茬养殖一般放苗量较低,单茬养殖放苗量相对较高,放苗量过高则商品虾规格偏小,放苗量过低则不利于虾产量的提高。一些养殖户,前几年养殖成功了,认为虾苗放养多少决定虾产量的高低,普遍存在放养密度过高,往往高出正常放养量的2至3倍,导致管理上困难,造成水质恶化,难以承受天气变化产生的不利因素,超过了池塘的承受能力。从健康养殖的角度考虑,虾苗放养量应在45万~150万尾/hm2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