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是浙江省最主要的两大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在渔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以来,与国内外南美对白对虾养殖一样,浙江省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也出现大面积病害暴发现象,2014年更为严重,全省40余万亩的养殖面积,亏损面达到70%~80%。为此,我们对2014年产业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2015年养殖生产指导意见,供各级技术推广部门和养殖生产者参考。
加强生产管理。注意观察南美白对虾摄食、活动情况,定时定点用捞网捞虾看体色,一旦发现马上对症处理;密切注意天气变化,观察水色变化,及时开机增氧,预防或减轻浮头;注意持续降雨造成的水质变化,尽量减少因盐度变化、pH变化等产生应激反应而造成的损失;对达到商品化规格的对虾及时起捕上市;加强投饲管理,可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等,增强对虾的抗应激能力;合理使用增氧机,保证池水溶氧在4mg/L以上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虾鳖混养、虾鱼混养等模式和虾菜轮作模式,增强抗风险能力。在虾鱼混养中建议选择花白鲢、草鱼等品种,采用隔离网片将草鱼圈养在1/5的池塘内养殖方式,在调节水质的同时,减少高质量虾饲料被草鱼摄食的机会;有条件的养殖户(企业),鼓励开展大棚等设施化养殖,也可以采用大棚与外塘相结合的分级养殖模式,以增强对恶劣气候的防御能力;对连续几年发病的养殖塘,建议改养罗氏沼虾等其他品种。(二) 做好清塘等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