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产业基本情况(一) 养殖产量下降一成以上。据统计,2014年全省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约48万亩,产量11.2万吨,产值约44亿元。与2013年相比,产量降低了1.5万吨,降11.8%;与高年份(2011年)产量13.7万吨相比,下降了2.5万吨,降18.2%。(二) 大棚设施养殖和混养轮养模式得到发展。2014年全省大棚养殖面积已达到1.4万亩,虾鳖混养4万多亩,虾与花白鲢、草鱼、鲫鱼等鱼类混养面积达到10余万亩,还有一些虾菜轮作模式。其中大棚设施养殖普遍成功,亩产量在1000斤、亩效益在1.5万元左右。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东太平洋暖水水域,从墨西哥州索诺拉南至北秘鲁 ,野生南美白虾多集中美洲沿岸海域,其中厄瓜多尔沿岸密度较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显示,1981年至1999年厄瓜多尔对南美白对虾的捕捞量大,1993年为高1.4万吨,直到2000以后捕捞量极少甚至没有。萨尔瓦多1993年至2011年,捕捞量前期平稳,后期逐年减少。墨西哥在2013年成为捕捞量高的国家!

二、2014年虾病暴发原因分析。调研资料和专家分析,造成我省2014年养殖南美白对虾大量发病的主要原因如下:(一) 苗种质量是内因。一是随着养殖年限的增加,南美白对虾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种质退化问题;二是部分苗种企业为了保障育苗成功,导致孵化出来的苗种质量不高;三是苗种销售中存在着以次充好现象;四是苗种病原携带率高。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检测,2014年采集的144批次南美白对虾苗种样品中,有53批次苗种检出各种病原,总阳性率为36.81%,其中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坏死病毒(IHHNV)检出率为31.25%,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检出率为6.94%,桃拉综病毒(TSV)检出率为4.17%。若加上急性肝坏死病原弧菌(Vahpn)、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黄头病毒(YHV)和肠胞虫(ECZ)等,阳性率会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