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期间要坚持早、晚巡塘检查,观察虾池水环境变化、摄食及对虾活动情况,检查观察是否有虾病发生,还要了解养殖区附近及周边虾病发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经常施用生石灰,因生石灰可以起到杀菌、增钙、调节池水pH值、促进对虾蜕皮生长的作用。当虾池对虾发病时要开机增氧或使用增氧剂,停止进排水,减半投料或停料;并慎用杀菌药,杀菌药物会导致藻类大量死亡。可选用生物活性碘消毒,对病原微生物具有双重杀灭作用。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显示,2001年开始全球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开始逐步增长,其中产量高的是中国,2012年中国咸水和淡水养殖总量高达到142万吨,13年有所下降,(由于近几年我国养殖业出现病害等问题,产量有所下降。)同年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产量开始增长!泰国从2003年至2012年持续增长,2013年有所下降;墨西哥从2006年至2010年海水和咸水总产量保持在10吨左右,比较平稳,2013年有所下降,产量约6万吨。全球总养殖产量呈增长模式!

假如清塘不彻底或者不清塘,会导致虾塘环境一年比一年差,苗种成活率不高,后期也容易发病。因此建议在放苗前对池塘进行整修,要抽干塘水、清除淤泥、暴晒和翻耕塘底、做好彻底清塘工作。同时,放苗前一周进水施生物肥调好水质,但不宜过肥,透明度保持在池水深50%~70%,池水的盐度、pH值与虾苗池相近。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虾鳖混养、虾鱼混养等模式和虾菜轮作模式,增强抗风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