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红体病处理注意事项(1)在进行处理之前,一定要准确判断引起红体病发病的原因,再做针对性的处理。在情况不明时,不要使用消毒剂,尤其是刺激性大的消毒剂。(2)切忌大剂量使用抗菌素。(3)以预防为主,同时养殖过程中勤观察,一旦对虾有发病倾向,就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越早处理效果越好。(4)调理水质、改善底质是重点。
围拦起池塘一角,清塘消毒,经过滤注水,施肥培养生物饵料。放苗前,暂养池水中用粗海盐或“海水晶”调节池水盐度,使池水盐度与育苗场相同或略低。当池水温度在20 ℃以上时,选择天气温暖,阳光充足时放苗。虾苗入池后,喂足喂好专用开口饲料,并保持暂养池溶氧充足。暂养15~20 d,当虾苗平均规格达2 cm以上时,即可拆除围拦,让虾苗逐渐进入全塘。
假如清塘不彻底或者不清塘,会导致虾塘环境一年比一年差,苗种成活率不高,后期也容易发病。因此建议在放苗前对池塘进行整修,要抽干塘水、清除淤泥、暴晒和翻耕塘底、做好彻底清塘工作。同时,放苗前一周进水施生物肥调好水质,但不宜过肥,透明度保持在池水深50%~70%,池水的盐度、pH值与虾苗池相近。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虾鳖混养、虾鱼混养等模式和虾菜轮作模式,增强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