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的摄食方式为嚼食或啄食,对饲料形状无特殊要求;鱼类为吞食,只要饲料粒径与鱼的口径相适应,饲料入水后即可被鱼类摄食,在饲料溶散时间上也不太讲究,正常要求在水中溶散时间不低于0.5h;而河蟹则为抱食,利用两只大螯将配合饲料送人咀嚼器中磨碎,然后才进入嘴里,因此,要求河蟹配合饲料在水中溶散时间必须在12h以上。

由于目前大闸蟹池塘水草长势较好,水质清瘦,蟹池中的浮游生物稀少。浮游生物数量满足不了当前蟹池青虾生长、繁殖的营养需求,必须依靠人工投饲补充。4月份气温适宜,青虾已经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摄食也进入了全年高峰期,大约在梅雨季节来临时结束。另一个高峰期在8月中下旬~10月上旬。按照河蟹投饲规律(不考虑青虾),4月和5月投饲量分别约占河蟹总饲料量的4%和8%,后期随气温的升高而逐月提高,至9月逐渐减少。蟹池一般套养青虾3~5千克/亩,春季产量能达到15~20千克/亩。在鱼池套养品种占水产品存塘量的比例很小,可以忽略投饲量;在蟹池必须考虑套养品种的投饲。


蟹苗出池后池底的残饵很少,用粗蛋白质为42%的配合饲料(开口料)喂养大眼幼体至V期幼蟹,经过约1个月的喂养,幼蟹生长快、活泼健康,其成活率约在50%,饲料系数在0.8左右。河蟹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28%~36%,在此条件下喂养出来的河蟹个体较大,病害少,而且绝大部分养殖户都可盈利。根据河蟹的生理特点,养成前期温度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