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产业基本情况(一) 养殖产量下降一成以上。据统计,2014年全省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约48万亩,产量11.2万吨,产值约44亿元。与2013年相比,产量降低了1.5万吨,降11.8%;与高年份(2011年)产量13.7万吨相比,下降了2.5万吨,降18.2%。(二) 大棚设施养殖和混养轮养模式得到发展。2014年全省大棚养殖面积已达到1.4万亩,虾鳖混养4万多亩,虾与花白鲢、草鱼、鲫鱼等鱼类混养面积达到10余万亩,还有一些虾菜轮作模式。其中大棚设施养殖普遍成功,亩产量在1000斤、亩效益在1.5万元左右。
南美白对虾都是以单养为主,与其它品种混养目前报道的不多,笔者曾做过这方面的试验,南美白对虾与河蟹同池混养是可行的,有条件的不妨一试。另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周期较短,前后仅5个月左右,如果搞好衔接,南美白对虾收获后再养一茬青虾,可更好地挖掘池塘生产潜力,提高效益。轮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轮捕,采用1次放足、分批捕捞上市的养殖方式,养殖效益均较好,目前已被广泛采用,如两茬分级放养方法,既能提前上市,又延长了销售季节,同时又能起到预防密度过高的作用。二是轮作,养虾池塘经过2~3年养殖南美白对虾后,改为养殖鱼类或其它水产品,这也是防止虾病暴发的一个重要举措。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虾鳖混养、虾鱼混养等模式和虾菜轮作模式,增强抗风险能力。在虾鱼混养中建议选择花白鲢、草鱼等品种,采用隔离网片将草鱼圈养在1/5的池塘内养殖方式,在调节水质的同时,减少高质量虾饲料被草鱼摄食的机会;有条件的养殖户(企业),鼓励开展大棚等设施化养殖,也可以采用大棚与外塘相结合的分级养殖模式,以增强对恶劣气候的防御能力;对连续几年发病的养殖塘,建议改养罗氏沼虾等其他品种。(二) 做好清塘等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