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度仪量程范围±20μm、±40μm、±80μm什么意思
有客户问凯达粗糙度仪NDT120和NDT150参数里面的'粗糙度仪量程范围±20μm、±40μm、±80μm什么意思'
其实这是根据工件表面的粗糙度情况客户可以自己选择的参数, 是触针根据工件的轮廓上下浮动的距离,越粗糙需要选择的量程越大,如果选择的量程小了 测量时机器会报警。

简单说说与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有关的概念术语:
1)基准线
用来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的一条给定的线,称为基准线(亦称中线)。
2)取样长度
为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而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称为取样长度。
3)评定长度
为评定轮廓而测量时必须的一段长度,称为评定长度,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一般情况下以五个取样长度为一个评定长度。
4)轮廓峰顶线
在取样长度范围内,平行于基准线,并且通过轮廓zui高端的线,称为轮廓峰顶线。
5)轮廓谷底线
在取样长度范围内,平行于基准线,并且通过轮廓zui底点的线,称为轮廓谷底线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怎么用
首先进行目测检查,当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时或工件表面存在着明显影响表面功能的表面缺陷,选择目测法检验判定.然后进行比较检查,可采用视觉或显微镜将被测表面与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判定。
再进行仪器检查。
对不均匀表面,在最有可能出现粗糙度参数极限值的部位上进行测量;
对表面粗糙度均匀的表面,应在几个均布位置上分别测量,至少测量3次;
当给定表面粗糙度参数上限或下限时,应在表面粗糙度参数可能出现zui大值或zui小值处测量;
表面粗糙度参数注明是zui大值的要求时,通常在表面可能出现zui大值(如有一个可见的深槽)处,至少测量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