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上来讲,今年如果再说“内容营销”四个字,其实并不新鲜。营销界,或说不管什么界,总是欢迎“新词”的。内容营销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不管是1900年出品的《米其林指南》,亦或1995年的《海尔兄弟》等,都是鼻祖级的案例。弋米传媒扣扣: 1827758066 2802756245 V信:Yimi_Mk


先来看看什么是内容营销?
概念是很简单,但是如何执行完美?
春节期间,又火了几部风口上的大片,不少品牌抓住时机,分别进行了不同类型的赞助或者合作,有些做了产品植入,有些做了定制款产品,有些做了院线前贴,有些做了PR公关,他们的logo出现在了首映礼背板上、片尾鸣谢以及其他看不太见的宣传物料上,然而今天要说的,不是“都什么时候了还植入”的神州租车,而是真正花小钱办大事的麦当劳。
为什么这个案例值得讲,我们先来看下何为“成功的案例”。成功的内容营销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
以受众为中心,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的内容。
-
与目标人群购买相关,具体到某个购买阶段
-
讲一个故事,贯穿于整个客户体验流程
-
有明确的行为激励,指导受众的下一步行动
-
根据渠道(微博、微信、博客等)不同有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表现手法
-
有明确的营销目标
-
通过有策略的设计,实现可衡量的营销效果
-
保证高质内容的同时,又能高效、有效地生产
说到这里,可能看起来都太教科书了,来看看麦当劳具体做了什么。
《捉妖记2》在春节档全国热播,首日票房就突破了5.54亿,这次和《捉妖记2》合作的品牌也多达几十个。但是,麦当劳的合作方式却别具一格。麦当劳没有进行任何的剧情植入,而是围绕“捉妖记”这个IP的情感内核:合家欢,来做内容营销。
麦当劳深度结合《捉妖记》知名IP胡巴、笨笨等形象,开启了一波 “妖你团圆,更有滋味” 跨界整合营销战役,用推广电影的方式来推广新春新产品,让消费者在”妖界”麦当劳里和家人朋友共享欢乐有趣的用餐体验,进行了一场教材级别的盛大合作。
衍生品内容怎么去场景里?
《捉妖记1》上映期间,由于制片方缺乏经验,衍生品参差不齐的质量曾受争议。《捉妖记2》这回的衍生品则是与麦当劳推出的春季新品系列:幸胡堡、团圆堡等等。这种巧妙的联合既是麦当劳的新年新品,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影片宣传的工具。
在影片宣传期间,麦当劳的营销也大范围为电影造势。很多麦当劳门店已经被打造成妖界餐厅,从进门吃饭到合影方式,还有胡巴式餐巾纸,全面形成了消费者体验的闭环和升级。
在福州开设的“胡巴麦当劳”更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景点,每天顾客络绎不绝。
麦当劳官方账号于1月24日凌晨发布的朋友圈广告——“妖界竟开了一家麦当劳 ”,宣告着本次营销活动的全面展开,刷爆了全国人民的朋友圈。巧笑嫣然的女掌柜,人妖并存的清水镇,胡巴追寻井妈妈味道的故事,还有中式传统的妖请函——精心巧妙的移动端内容和流程设计,一步步引导着消费者,诱发他们进店体验的好奇心。
利用片方资源,电影院等各场所陆续出现胡巴、笨笨和麦当劳巨型汉堡的立体模型,麦当劳新品的宣传海报与电影海报一也一起出现,电影宣传和品牌宣传同步进行。制片方和品牌方在资源共享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