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美食
东街上从头到尾都是肉粽店,当然要吃最老最有名的那一家侯阿婆。走进骑楼底下不起眼的小店,菜单全写在墙上,一共三种肉粽,三种汤。最豪华的是海参鲍鱼粽,里面不仅有实实在在的大块鲍鱼和海参,还裹着满满的蚝干、虾干、猪肉、鹌鹑蛋和莲子。让糯米除了猪油的香浓和润滑之外,还透出一丝海风的轻盈。当然如果仅仅如此,它也不过是一枚上好的闽南粽子。泉州人浇在粽子上面的酱汁才是神来之笔:将肉粽捣开,舀一勺混合了花生酱、沙茶酱和少许红辣酱的酱汁伴在肉粽里,只有亲自吃过才能体会这一发明的伟大。
配肉粽吃的汤也样样经典。牛肉焿里的牛肉极嫩,外面虽挂了粉浆,依然能看到牛肉嫩红的颜色,且汤丝毫不混,这就是功夫了。汤全无内脏的腥气,又吃不出任何调料的味道,同样是极见功夫的事情。水丸汤里是手打鱼丸,肉燕汤亦须以极大耐心捶打鱼肉和猪肉使其成为薄面皮样。尽管端到你面前的看似是一碗清汤,其实都是些花时间又花力气的东西。泉州人便日复一日做着这样传统的闽南食物。
青城山为中国 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青城山位于四川 省都江堰市西南 ,古称“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 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 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 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因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文物区】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历经风雨,现存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 年(1672)修复。早在唐代,武侯祠已经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唐朝大诗人杜甫诗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它与先主庙 、惠陵(刘备墓)相毗连。 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三义庙六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祠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馆内文物荟萃,唐及后代关于诸葛亮和三国文化的碑刻50余通,清代以来的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馆内收藏有钟、鼓、鼎古文物及字画数千件,三国文化的典籍数万册。此外,还有“三国文化陈列”、“孔明苑”、“群贤堂”、 “结义楼”、 “香叶轩”、“桃园”、“游客中心”等集参观、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景点和服务设施,环境优美,内容丰富。锦里 古街和园林区分别在古建筑群的东侧和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