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 C
中文名称: 丝裂霉素 C
中文同义词: 密吐霉素;丝裂霉素;丝裂霉素C;自力霉素;丝裂霉素 C;嘧吡霉素;突变霉素;丝裂霉素C/嘧吡霉素
英文名称: Mitomycin C
CAS号: 50-07-7
分子式: C15H18N4O5
分子量: 334.33
EINECS号: 200-008-6
具有抗癌作用
丝裂霉素C是从链霉菌的细菌(bacteria)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广谱抗肿瘤抗生素,具有遗传毒性和抗肿瘤性,是被普遍认可的DNA损伤的抑制剂,对多种癌症有抗癌作用,在激活后,可起到DNA烷化剂作用,作用原理是使细胞的DNA解聚,选择性抑制DNA、细胞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
本品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其抗肿瘤谱较广,作用迅速,但治疗指数不高,毒性较大。临床适用于消化道癌,如胃癌、肠癌、肝癌及胰腺癌等,疗效较好。对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及绒毛膜上皮癌等也有效。还可用于恶性淋巴瘤、癌性胸腹腔积液。
化学性质 蓝紫色有光泽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药理作用
MMC的抗癌机制主要是烷化作用。它在体内经酶作用,还原为双功能基烷化剂,由两个烷化中心与DNA形成交叉连接,使细胞中DNA解聚,抑制DNA复制,还可以引起DNA的单链断裂。MMC低浓度时,使G1期细胞减少,S期及G2期细胞增加,说明G1期细胞对它最敏感。
药动学
静脉注射,10~20mg/m2,血浆半衰期分别为2~7min和30~45min,迅速进入细胞。动物实验证明,MMC分布以肺、皮肤、肾与肌肉中浓度较高,肿瘤组织次之,脾脏最低。在脑组织中未检出MMC成分。大部分在肝、肾中代谢,经肾小球过滤,由尿中排出,也可从胆汁排出,但浓度比尿中低。
适应证
1.胃肠道癌:如胃、肠、肝、胰腺等癌肿。2.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3.恶性淋巴瘤、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复发性翼状胬肉和抑制新生血管等。4.癌性胸腔、腹腔积液。5.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中,亦可作为预防术后增殖药物局部应用。
含量:98%
包装:1g/铝箔袋
价格:1500元/公斤
尚未认证,请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