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操作也是彩盒成型开口张开过大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1、药品包装的表面处理通常采用UV上光、覆膜、磨光等工艺,其中,上光、覆膜、磨光等使纸张经过高温脱水,含水量明显降低,再通过位伸,部分纸张纤维脆会发生形变。尤其用水性机覆膜300g以上的卡纸,纸张拉伸的情况更加明显,覆膜出来的产品有向内弯曲的现象,一般都要人为地校正过来。磨光产品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80℃以下,磨光后通常要放置24小时左右,待产品充分冷却才能进行下工序生产,否则会有爆线的情况产生。

2、模切版的制作技术也同样影响纸盒的成型,手工版的制作比较粗劣,对各处的规格、切割、弯刀把握不好,一般厂家都基本上淘汰手工版而选用激光刀模公司制作的啤板。但反锁和高低线的尺寸是否按照纸张的克重进行设定、刀线的规格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纸张厚度、模切线的深浅是否合适等问题都影响到纸盒成型的效果。模切线是通过模版与机器间的压力在纸张的表面压出的痕迹,如果模切线过深,纸张的纤维会因受压而变形;如果模切线过浅,纸张纤维就没完全压透。由于纸张自身的弹性,当纸盒两侧成形而折回时,开口边的切口处就会向外扩张,形成开口张开过大的现象。

3、要想保证有好的压痕效果,除了选用合适的压痕线和优质的钢刀,还要注意机器压力的调整、胶条的选用和规范安装。一般印刷厂家,都是采用贴纸板的形式来调节压痕线的深浅。我们知道纸板一般质地疏松、硬度不够,这样出来的效果是压痕线不太饱满耐用,如果能用进口底模材料,压痕线就会更加饱满。
4、从拼版格式上想办法是解决纸张纤维方向的主要途径。如今市场上纸张的纤维方向基本上是固定的,大都是以纵向为纤维方向,而彩盒的印刷是以一定数量拼在一张对开、三开或四开纸上印刷,一般的情况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一张纸拼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才能减少材料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但是一味地考虑材料成本而不顾及纤维方向,成型后的纸盒就达不到客户的要求。一般的情况,纸张的纤维方向与开口处的方向垂直是最理想的。
虽然彩盒印刷企业同时受到三方挤压。首先是上游产业,也就是印刷企业的供应商,如纸、塑料等材料供应商;其次是下游产业,即印刷企业的客户,如制药、酿酒、化妆品、食品等生产企业,以及印刷同行之间的竞争。现在利润已越来越低,但相比于彩盒印刷,彩盒印刷依然具有丰厚的利润。

有人说印刷产能在宏观层面上已经过剩,但数字印刷产值仍然保持着每年增长的态势,这说明数字印刷依然存在上升空间。主要应用数字印刷技术的彩盒印刷企业渴求在其他领域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商业印企正在寻求如何消除进入包装领域的障碍,已有一些案例证明了该路径的可行性。比如,手工精酿啤酒之都——圣迭戈生产的啤酒,有三分之一的标签都是采用数字印刷机印制的。在过去,人们认为数字印刷只适合于短版印刷。2013年,可口可乐却利用惠普Indigo数字印刷技术生产了近10亿枚个性化标签。众所周知,可口可乐对于专属标签的质量和颜色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要实现这次个性化营销就必须借助数字印刷技术,且必须选用能够满足质量要求的数字印刷设备,该应用案例说明数字印刷技术适合于生产差异化的印刷包装,这正是企业品牌经理所感兴趣的。
彩盒分为两大类:面纸、坑纸。通常彩盒面纸常用的有(台湾称呼):粉灰纸、
灰铜、白铜、单铜、华丽卡、黄金卡、白金卡、银卡、雷射卡、牛皮纸等。
“白底白板”共有2种:1、白铜、2、单铜。 他们的共同点是正反两面都是白色的。区别是“白铜”:一面光滑一面不光滑,也就是一面有涂布面,一边没有涂布面。通俗点就是正面可以印刷,反面不可以印刷。

“单铜”:正反两面都有涂布面,正反都可以印刷。 灰底灰板有这种纸,但它不用于彩盒上,灰底白板,它就是所谓的“灰铜纸”即正面是白色的,可以印刷,反面是灰色的,不可以印刷。一般白卡也就是“白底白板”纸,只不过一般报价时的简称,除可特殊的白卡,例如:白金卡、白银卡等。

粉灰纸,一面白色,一面为灰色,价格较低,双粉纸两面均为白色,价格偏高.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大小决定彩盒的材料.常用的材料有:280G粉灰纸,300G粉灰纸,350G粉灰纸,260G粉灰裱E坑,260G双粉纸裱E坑等。
根据产品的包装重量以及产品的定位,常用的材料有:粉灰纸:一般是250g-450g;铜版纸:一般是250g-4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