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回转窑“飞砂”“雪人”成因及预防措施
“飞砂”
“飞砂”是窑熟料中含有的<1mm的细粒。因受二次风携带,这些细粒可以重新飞人窑内而得名。
如果水泥熟料的率值没有问题,“飞砂”的成因就在于窑料成分的分离。例如,窑料含K2O、FeO较高时,液相提前出现,但低温液相又不足以将全部固态物质胶结成粒。这样,窑料就分离成为富含熔剂物质的球料和富含固相物质的粉料两部分。如果在烧成带,球料不能牢固地粘接粉料,出窑料就会产生大量“飞砂”。这一点可以通过进窑分段取样,筛分后经过化学分析得知。
水泥回转窑“飞砂”、“雪人”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粘散料也是一种“飞砂”料。粘散料指在烧成带发黏,在冷却带发散而产生大量“飞砂”的物料。某些“飞砂”料含有大量KC23S12高温下,大量KC23S12熔解致使熟料发黏;冷却时,KC23S12结晶,因液相减少而产生“飞砂”。这一点可以从水泥熟料中含有大量的KC23S12枝晶得知。
“飞砂”料对窑皮具有很大剥蚀力。粘散料在窑内成片塌落,可以撕落下大面积的窑皮。因此,“飞砂”料极大影响耐火材料的寿命。防止“飞砂”料的主要办法是改善不完全燃烧,降低生料的K20含量,设法减少有害组分的挥发和循环富集。比如,通过提高生料的细度,减小KH或SM,降低烧成温度和碱的挥发,或实施旁路放风将挥发性组分排出窑外。
“雪人”
“雪人”指一部分出窑熟料堆积、粘接在回转窑卸料口下方的篦冷机前壁上,像小孩冬天堆砌的“雪人”而得名。“雪人”越堆越高,捅掉后又长,严重干扰回转窑的运行。
形成“雪人”的成因在于低熔点物质较多,使出窑熟料含有过多液相。解决堆“雪人”的办法:一是降低出窑熟料中低熔点物质的含量;二是延长窑内冷却带长度,或降低出窑熟料温度。例如,有的厂家通过改善不完全燃烧,降低熟料中FeO的含量,缓解了堆“雪人”。有的厂家在冷却机的前墙安装水套,冷却熟料,也解决了堆“雪人”的问题。
水泥回转窑由筒体、传动装置,托、挡轮支撑装置,窑衬,窑尾密封,窑头及燃料装置等部分组成。
水泥回转窑的安装调试
1、保证所有紧固件拧紧牢固,清理窑内窑外、基础上下的一切杂物,尤其是齿轮之间轮带与拖轮之间等;
2、检查各润滑冷液压系统是否有渗漏、阀门是否灵活可靠,加注油到位,油压、油温、流量合乎设计要求;
3、检查所有仪表、指示器和电机旋转方向,符合相关图纸和规定;
4、检查传动装置,不得有冲击、震动等不正常噪音,大、小齿轮啮合要正常,工作平稳;
5、检查轮带与拖轮保持是否正常接触,接触长度不小于70%,窑筒体上、下窜动应平稳地进行;
6、检查各处装置是否有松动现象,密封装置与局部是否有摩擦现象。
水泥回转窑工作原理
水泥回转窑在高温状态下重载交变慢速运转,其附件设备维护和热工制度控制的水平关系到回转窑运行的安全和效率。传动装置的维护重点是设备的润滑、运行状 态、动态检测以及大小齿轮的啮合精度;支承装置的安装精度决定着回转窑能否安全可靠运行,运行中应注意合理控制各档托轮承载量分配、托轮的布置形式、液压 挡轮的上下行压力及时间、托轮的受力、轮带与垫板的间隙。密封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回转窑热工制度及运行成本。加强回转窑日常维护数据整理分析,有利于 设备的管理工作。
水泥回转窑是水泥熟料干法和湿法生产线的主要设备。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筑耐火材料、环保等工业。
水泥回转窑分类:
1、湿法水泥窑的类型:
用于湿法生产中的水泥窑称湿法窑,湿法生产是将生料制成含水为32%~40%的料浆。由于制备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所以各原料之间混合好,生料成分均匀,使烧成的熟料质量高,这是湿法生产的主要优点。
2、干法水泥窑的类型:
干法回转窑与湿法回转窑相比优缺点正好相反。干法将生料制成生料干粉,水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