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六十年代作为板材下料切割的主要方法中:对于中厚板采用氧火焰切割;对于薄板采用剪床下料,成形复杂零件大批量的采用冲压,单件的采用振动剪。七十年代后,为了改善和提高火焰切割的切口质量,又推广了氧精密火焰切割和等离子切割。为了减少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周期,又发展了数控步冲与电加工技术。各种切割下料方法都有其有缺点,在工业生产中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激光切割机的研发与应用无疑是对现代工业生产的重大提高和创新突破。
普通的机械式雕刻不能以经济的方式雕刻粗细不一的点,因而不具有灰度的表现形式。激光雕刻机是以打点方式实现雕刻,具有在灰度表现方面的天然优势。为此在雕刻设计时尽量采用灰度表现形式,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减少了着色工艺,节约了费用;另一方面丰富了雕刻的表现手段,增加了图形的层次。用户在使用时,先将图形内做不同的灰度填充(文字要先转化图形),雕刻输出选择黑白模式,可试一下不同网点的效果,精度一般不超过500dpi。
当前,激光切割机的外光路部分主要采用的是飞行光路系统。从激光发生器发出的光束经过反射镜1、2、3到达切割部件上的聚焦透镜,聚焦后在待加工材料表面形成光斑。其中反射镜片1固定在机身上不动;横梁上反射镜2随着横梁的运动作x向运动;z轴上的反射镜片3随z轴的运动作y向的运动。从图中不难看出,在切割过程中,随着横梁作x向运动,z轴部分作y向运动,光路的长度时刻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