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夹具设计一般是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订之后按照某一工序的具体要求进行的。制订工艺过程,应充分考虑夹具实现的可能性,而设计工装夹具时,如确有必要也可以对工艺过程提出修改意见。工装夹具的设计质量的高低,应以能否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排屑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维护容易等为其衡量指标。
治具又分工装治具,检测治具两种,前者用于机械加工、焊接加工、装配等工艺便于加工、满足精度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种工装夹具;后者为检测使用,因为有些机械尺寸不便于测量,因其形状复杂,我们只好设计专门的检测块或者检测用的针对某一种产品而设计检具。
治具主要特点
(1)设计多样性:由于对产品处理工艺多样化,如机加工、表面喷涂、检测、胶合等工艺处理,因为需要的治具种类相对繁多,零配件复杂多样化;
(2)仿形设计:和性腔模具不同,治具仅用于夹持和固定产品,所以其主要零件跟产品造型相似,有仿形也有避让。
将工装治具用于生产助定位作业,使生产之工序顺畅,防止制程之问题发生,确保生产顺利,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满足客户的品质要求,且达成公司的质量目标。
定位基准的选择:
在定位时,每个工件在治具中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对同一批工件来说,各件的位置也将是不一致的。工件位置的这种不确定性,工件有几个自由度,沿坐标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未定位前的工件是自由体,因此,为了使工件在治具中有一个正确位置,必须对影响工件加工表面位置精度的自由度加以限制。
每个支承点的分布方式,与工件的形状有关。
限制工件的自由度与加工要求有关,工件在治具中定位,并非所有情况都必须完全定位,设计工件的定位方案时,应首先分析必须限制哪些自由度,然后在治具中配置相应的定位元件。工件所需限制的自由度,主要取决于本工序的加工要求。
工件以平面定位基准,是生产中常见的定位方式,在分析和设计定位时,应根据基准平面与定位元件工作表面接触面积的大小、长短或接触形式。确定定位元件所相当的支承点数目所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工件以圆柱孔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