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保护特性
避雷器的保护特性参数
各种型号的避雷器在同用途同电压级时,其雷电残压参数相同或接近,这是因为各生产厂都是按国标规定决定残压值的。有人认为既然雷电残压值一样,它们的保 护作用和效果也应是一样的,随意选用哪种型号都可以。这是一种偏见,因为除雷电残压外,还有其它保护参数,如工频放电电压值,冲击放电电压值,是考察避雷 器暂态过电压承受能力,保证其长期正常运行的参数;又如是否有雷电陡波残压值,是标示避雷器防雷保护功能完全的重要参数。综合来看,只有串联间隙氧化锌避 雷器齐备上述保护特性参数,也就是说它有齐全的防护功能。
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避免雷击的途径大致有四条:
①疏导,即将雷云中的电荷疏导至大地,从而避免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电流流经被保护的建筑物或设备,从而使这些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
②隔离,即将雷电信号和被保护物隔离开来从而避免雷击。
③等位,即将铁塔地、工作地、建筑物的公共地等置于同一电位。
④消散,即释放出异性电荷和雷云中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阻止雷电的形成。
雷电监测预警方法
雷电监测系统通过对闪电回击辐射的声、光、电磁场信息的测量和分析,进而确定闪电放电的空间位置和放电参数。
云闪和云地闪发生时辐射频谱范围极大的电磁场,在初始击穿和通道建立过程中(对应先导和流光过程)主要产生甚高频辐射VHF(very HighFrequency),当在电离后的通道中产生强电流时(对应云地闪回击过程和云间活动态)主要产生低频辐射L F(Low Frequency)和甚低频辐射VLF(very LowFrequency)。在地一电离层波导中,VHF以射线方式传播,辐射范围较小,一般为百公里量级。LF/vL F以地波方式传播,可以传播到较大的范围,一般为千公里以内,特别是VLF借助于电离层的反射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数千公里),甚至全球。因此可以在不同的距离上,采用不同的频带探测闪电过程。另外,闪电发生时还辐射很强的可见光,可以在空间利用卫星探测;闪电通道的电离和空气的膨胀产生隆隆雷声,还可以用声学传感器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