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保护
1、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网格密度按建筑物类别确定)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
2、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引下线间距按建筑物类别确定)。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
3、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且不小于3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等电位连接是指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等电位连接原理是通过将正常情况下彼此独立的接地系统,通过等电位连接器自动导通系统之间的电位差,从而形成更大的联合接地系统,更有效地进行异常能量释放。
苏州中川防雷检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公司位于苏州市昆山市宝裕广场,注册资金500万元。本公司经营范围:防雷、防静电的检测服务;雷电防护的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防雷术语解释
4.标称放电电流isn 依据特殊分类试验要求,通过浪涌保护器而有8/20μs波形的涌流峰值。
5.zui大放电电流Imax 浪涌保护器能安全泄放的8/20μs波形的涌流峰值。﹨
6.雷电脉冲电流Iimp 类似于自然雷电特性(峰值,电荷量和比能)的10/350μs波形的模拟雷电 电流;雷电流避雷器必须能泄放这样的雷电流数次而不损坏。
7.总放电电流 多相浪涌保护器或组合型单相浪涌保护器总的脉冲电流泄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