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哪些震惊世界的窃听事件,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不管在哪里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果放在今天一瓦可能就会避免悲剧的发生哦,今天就让一瓦信息技术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吧!
监视电脑网络
2013年11月23日,荷兰《新鹿特丹商报》(NRC Handelsblad)援引美国中情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的泄密文件披露称,美国国安局通过特别设计的恶意软件监视包括全球5万多个电脑网络。
《新鹿特丹商报》报道称,泄密文件来自一份2012年的档案,可证明美国国安局向全球5万多个电脑网络中植入恶意软件,用于收集数据。
一旦目标电脑被感染,植入的恶意软件会变成“休眠细胞”,监视人员可以远程控制其启动或关闭。
据报道,此类恶意软件袭l击行动是国安局下属“定制入口行动组”(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s)负责实施的,这个特别机构专门负责侵入外国电脑系统,从1998年就已经存在,有超过1000多名黑l客。
当年哪些震惊世界的窃听事件,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不管在哪里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果放在今天就会得到解决,今天就让一瓦信息技术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吧!
常春藤之铃
上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谍报部门在鄂霍次克海的海底深处铺设了一条海底通信电缆。因为海水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而且大洋深处又是“蛙人”下潜窃听的“禁区”,所以苏联谍报部门肆无忌惮直接 进行对话。
1970年代初,美国海l军“哈利伯特”潜艇上的潜水员开始了一项大胆而又危险的代号为“常春藤之铃”的秘密行动。找到了前苏联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海底军事通信电缆后,他们在电缆上安装了一个6米长的窃听设备,记录下所有经过电缆的通信信号。截获了前苏联军l队大量的军事通信情报。
1981年,美国国家安l全局雇员罗伯特·拜尔顿以3.5万美元的代价向苏联出卖了这个执行长达10年之久的秘密行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窃听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再是陌生的了,就在大战期间就由窃听的发生,今天一瓦信息技术就可以帮您摆脱窃听困扰。
二战时期窃听装置
无线电监听/有线窃听
将无线电监听纳入窃听似乎有些勉强,因为破l解无线电密码显然才是这项情报工作的重点。不过这些技术现在很多都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wifi的802.11b标准所采用的直接序列扩谱技术原本就是二战时期的军l用技术,本身具有防窃听功能。
用金属导线连接传声器和接收机的窃听装置称为有线窃听设备,传声器收集声音,金属导线传输声波信号,接受器放大声音。有线窃听设备一般都是在新建或改建房屋时就埋设在建筑物内,只要不被发现,就可以长期使用。苏美情报机构常常利用为外国修建或改建大使l馆的机会,把这种窃听装置埋设在使l馆内。1985年美国在对其驻苏大使l馆的新馆舍进行安全检查时,在混凝土构件中查出了一大堆麦克风。1987年里根说:“美国除了全部拆除驻苏新使l馆大楼外,别无选择。整幢大楼窃听设备密布。”有线窃听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在电话等有线通讯的设备和线路上添加信号l拦截装置,这种窃听手法也沿用至今,“水门事件”就属于典型的有线窃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