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雷电冲击电压波
模拟雷电冲击电压波形。
主要参数:①视在原点O1指通过波前上A点(电压峰值的30%处)和B点(电压峰值的90%处)作一直线与横轴相交之点。②时间T:指电压波上A、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③波前时间T1:指由视在原点O1到D点(=1.67T处)的时间间隔。④半峰值时间T2:指由视在原点O1到电压峰值,然后再下降到峰值一半处的时间间隔。
防雷的原因
每年计算机网络因雷击而损坏的事例屡见不鲜,给zheng府、银行、企业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工作上的不便,然而对于雷雨多发地区,更容易遭受雷击损坏,因此极有必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防雷保护。
雷击的种类
1. 直击雷:带电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 2. 感应雷:带点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以致出现局部高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
雷云放电机理
由于云中电荷分布不均,形成许多电荷中心,所以云团之间、云团内部和云对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当云对大地场强zui高并且达到一定值时才发生对地放电。同样,云团之间电场强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也会发生云间放电。实际上,绝大多数放电是发生在云间或云内
。雷云对地放电的机理:带有大量电荷的云团对大地产生静电感应,大地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使雷云和大地之间形成强大的场强,当某一处的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就会由雷云向大地产生先导放电(少数情况下雷电先导是由地表向上发出的)。当先导到达地面或与地面先导相遇时,通过电荷中和形成强烈放电产生雷击。放电通常不止发生一次,di一次的电流很大,后续雷击电流小得多。